潜江去北京颐和园二日游攻略

来源:北京旅游-合作伙伴 时间:2025-08-22 23:18:53

潜江去北京颐和园二日游攻略

潜江去北京颐和园二日游攻略

嘿老铁,你是不是也想过从潜江出发,坐个高铁第二天就到北京颐和园看湖光山色?别急这篇就是给你量身定做的攻略,两天一晚轻松又省心关键是不花冤枉钱。

其实许多人以为去颐和园就是逛个公园,但等你到了才发现排队、门票贵、路线乱、景点没亮点……真不是你想的那么简单,我之前也是踩过坑花了冤枉钱还累得不行,不过别担忧今天我就把经验都掏心窝子分享给你,让你少走弯路。

第一天:潜江出发抵达北京

首先咱们聊聊交通,潜江到北京的距离够远的,坐高铁得花五六个小时。我第一次去的时候光是买票就折腾了老半天,路上又迷迷糊糊不知道该干啥,结果搞得挺累。现在想想真是有点冤枉自身。

买票那些事儿:别让“黄牛”钻空子。其实买票不难但你得提早下手。记得去年春节前我抢票那天12306直接崩溃了。你是提早一周就着手留意,设置好闹钟卡着点抢。或你也能够试试用第三方软件,有时候会有余票信息。

我提议你选取高铁二等座,虽然贵一点但时间上能节省不少,而且坐着也舒服。别听信什么“站票更刺激”的鬼话,真的累!

抵达北京后你或许将会先到北京南站或北京站,这时候你就要着手考虑住宿疑问了。颐和园在西边所以我提议你选取西直门、动物园或是中关村附近的酒店,这样第二天去颐和园方便,不过这些地方交通都挺方便的,你完全能够依照自身的喜好选取。

到了酒店安顿好你就能够着手你的北京之旅了!不过第一天别累着晚上可以逛逛酒店附近的夜市,尝尝北京小吃比如炒肝儿、豆汁儿、卤煮火烧,嗯,味道有点怪但还挺好吃的。

Tips 北京的出租车司机可都是老司机,他们知道怎么走最省钱,你可以试试和他们聊聊,说不定还能听到不少北京故事呢!

第二天:颐和园深度游

睡到自然醒吃个早饭,咱们就着手今天的行程吧!

  1. 早上的颐和园: 从酒店坐地铁到西苑站或是北宫门站,然后步行或是坐电瓶车进入颐和园。颐和园真的太大了一天都逛不完所以你要有所取舍。我提议你先去万寿山爬上佛香阁俯瞰整个颐和园,拍照超级好看!
  2. 中午的颐和园: 然后你可以下山去昆明湖边散步看看十七孔桥,欣赏湖光山色。中午可以在园内的餐厅或是外面的餐馆吃午饭,颐和园附近的餐馆许多,价格也不贵,
  3. 下午的颐和园: 下午可以去长廊逛逛,这里的彩绘非常精美拍照也好看,然后可以去苏州街体验一下古代商业街的氛围。
  4. 傍晚的颐和园 逛累了你可以在昆明湖边找个地方坐下,看着夕阳慢慢落下感受一下颐和园的宁静和美丽,

颐和园真的太美了我逛了半天都舍不得离开,不过说实话颐和园的人也许多尤其是节假日,所以你早点去避开高峰期。

颐和园门票 旺季(4月1日至10月31日)30元人民币/人,淡季(11月1日至次年3月31日)20元人民币/人。不过我提议你买联票60元人民币/人可以进入园中园,比如谐趣园、大戏台等,更实惠!

逛完颐和园你也许会觉得有点累,这时候你可以选取回酒店休息,或是去附近的商场逛逛,买点纪念品。

Tips: 颐和园很大你可以租一辆自行车,边骑边看更方便!

第三天返程潜江

第三天你就要返程了。不过别急着走你可以早起去附近的早餐店吃个北京特色的早餐,比如煎饼果子、豆腐脑,嗯北京的味道!

然后收拾好行李坐上高铁返回潜江。回想起这两天的旅程你一定会觉得不虚此行。

北京一个值得你多次探索的城市。每一次来都会有新的惊喜和感动。快来计划你的北京之行吧~

序号 景点 门票 推荐指数
1 颐和园 30元/人(旺季) ★★★★★
2 昆明湖 包括在颐和园门票内 ★★★★☆
3 佛香阁 包括在颐和园门票内 ★★★★★
4 长廊 包括在颐和园门票内 ★★★★☆

期待这篇攻略能帮到你!倘使你还有其他疑问欢迎留言讨论,😊

祝你在北京玩得开心!💖

精彩评论

头像 街头艺人粉 2025-08-22
大概费用攻略 门票费用故宫门票:旺季(4月1日至10月31日)60元人民币/人,淡季(11月1日至次年3月31日)40元人民币/人。颐和园门票:旺季(4月1日至10月31日)30元人民币/人(联票含园中园60元),淡季(11月1日至次年3月31日)20元人民币/人(联票含园中园50元)。注意:以上价格仅供参考。

编辑:北京旅游-合作伙伴

本文链接:http://www.tsxnews.com.cn/2024falv/beijingkan/2318750577.html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编辑推荐

社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