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山新闻

通山县与湖北中医药大学签约战略合作协议 吴涛见证签约并讲话

阅读量 2025-07-08 08:54 来源:通山县融媒体中心

本网讯(全媒体记者 王贤波)7月7日,我县召开中医药产业座谈会暨合作签约仪式,通过校地、校企合作为引擎,进一步推动我县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新格局。县委副书记、县长吴涛,湖北中医药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王彦春共同见证签约并讲话。副县长李莹主持会议,副县长郑佳及湖北中医药大学专家参加活动。


县委副书记、县长吴涛,湖北中医药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王彦春共同见证签约并讲话。

座谈会上,县卫健局、农业农村局、湖北优草堂农业有限公司、湖北金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分别就我县中医药产业发展情况及需求、中药材标准化种植、公司研发、生产、销售全产业链等情况进行汇报。湖北中医药大学专家就我县如何做大做强中医药产业提出很强指导性意见建议。

王彦春代表湖北中医药大学,向通山县委、县政府及各界同仁对校地合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表示衷心感谢!他说,湖北中医药大学作为湖北省"双一流"建设高校,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使命,依托“时珍实验室”等重大科研平台优势,坚持深化校地合作,推动中医药事业与产业协同发展。湖北中医药大学将认真履行协议内容,不断加大对通山县的支持力度,持续深化与通山县在产业发展、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人才培养等领域的合作,全力打造校地、校企合作新典范,为健康中国建设贡献更大力量。

通山县与湖北中医药大学签约战略合作协议现场

吴涛首先代表通山县委、县政府,向湖北中医药大学各位领导、专家学者、师生和企业家朋友们表示最热烈的欢迎,向湖北中医药大学长期以来对通山的关心支持表示最诚挚的感谢!他说,近年来,我县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医药工作的重要论述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健康中国2030”战略,立足生态资源优势,把中医药产业作为强县富民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全力推动种植标准化、加工规模化、品牌特色化、链条集群化发展,已初步走出了一条“生态立本、科技赋能、融合发展”的通山路径。目前,全县中药材面积达7.4万亩,其中“通山黄精”种植面积达3万亩,全县从业人员超4000人,年产值达4.6亿元,带动农户户均增收1.2万元。

吴涛要求,要以“合作共建”为纽带,推动校地深度合作。湖北中医药大学作为省内最权威的中医药高等学府,科研实力雄厚、人才资源丰富,而通山生态良好,中药材品质上乘,产业规模庞大,合作空间巨大,前景广阔。期待双方建立“长期互访、常态对接、项目共建”的合作机制,在科技研发、品种改良、技术指导、人才培育等方面开展实质性、常态化合作,共同打造省内中医药产学研融合典范。要以“通山黄精”为核心,打造区域特色品牌。加快“通山黄精”地理标志和区域公共品牌申报工作,制定地方标准和质量溯源体系,提升产品附加值和市场美誉度,推动黄精走出通山、走向全国。同时,也期待专家团队在产品加工、品牌营销、价值提升等方面给予我们指导和帮扶,合力把“通山黄精”打造成全国中药材中的一张亮丽名片。要以“链条延伸”为重点,推动产业集群发展。围绕中药饮片、保健食品、功能饮品等方向,引导龙头企业投资落地,补齐加工、仓储、物流等短板;同时,加快建设中药材加工园区、冷链物流体系、中医药健康产品展示交易平台,构建从种植、加工、流通到消费全链条的现代中医药产业体系。要以“服务保障”为基础,营造发展良好生态。持续健全校地合作机制、提高服务品质、完善奖补政策,积极争取上级项目资金支持,推动产业标准化、规范化、规模化发展。同时,将在用地、融资、用工、市场等方面加大服务保障力度,争取湖北中医药大学给予更多的技术、人才支持,全力打造“企业放心、专家安心、群众满意”的产业发展环境。

随后,李莹与湖北中医药大学签约战略合作协议;湖北金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湖北优草堂农业有限公司分别与湖北中医药大学药学院签约战略合作协议和技术合作协议。


编辑:徐薇

推荐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