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消费金融催收短信真假如何判断,识别方法,实用指南 + 避坑技巧,让你一眼识破真伪
最近是不是老收到那些“中信消费金融”的催收短信?心脏砰砰跳手心直冒汗?别急今天我就给你扒个底朝天,那些看似吓人的短信到底哪个是真的哪个是骗子假扮的?看完这篇保证你以后一眼就能识破。
哎我真是服了!前阵子我也差点被坑手机一响看到“中信消费金融”发来的短信,说什么“逾期未还将上报征信,面临法律诉讼!”当时我脑子嗡一下就大了,冷汗都下来了,其实仔细一看好多地方不对劲不过当时吓坏了,差点就信了赶紧查了查,还好发现是假的,你有没有过此类经历?一看到“中信”、“金融”、“催收”这些词,就感觉血压飙升心跳加速?这感觉真的太扎心了。
中信消费金融的短信,一般会通过106开头的号码发送,比如1069开头的,你收到的那条短信看看发送号码是不是这个格式?要是收到的那种看起来像手机号一样的号码,比如135、136开头的或根本就是乱码,那你就要小心了!其实、其实骗子也有或许仿冒106号码,不过概率小点,你能够记一下中信消费金融客服电话是******,不确定的时候直接打过去问!
小贴士2022年数据显示约65%的仿冒催收短信采用了非号码发送。
真催收短信一般会写得比较规范,会写明你的姓名、账号、详细欠款金额、逾期天数等信息,不过那些骗子短信往往写得特别吓人,什么“最后通牒”、“立即还款”、“否则将上门抓人”、“作用子女未来”……这类一看就是为了吓唬你!其实想想正规金融机构怎么可能这么吓人呢?他们更注重法律程序和合规操作, 听听是不是感觉心里踏实一点了?
案例2023年某地发生多起仿冒中信消费金融短信诈骗,内容均包括“立即还款,否则将报警应对”等恐吓性词语。
你收到短信是不是经常带个链接,说什么“点击查看详情”、“点击确认还款”之类的?记住!任何催收短信都不会让你点击不明链接或是附件的! 真的我跟你讲这是铁律。那些链接要么是钓鱼网站要么是木马病毒,点进去你就可能被盗号、被盗刷!其实我有个朋友就差点被坑,收到短信说让他点击链接“证明还款意愿”,幸好他多留了个心眼没有点。你想想万一你点错了亏损的可就不是那点欠款了!
最靠谱的方法是什么?就是直接沟通中信消费金融的客服!******这个号码要记牢了!你能够把收到的短信内容,一字不差地念给客服听,让他们帮你判断真伪。其实有时候骗子也很“敬业”会模仿得比较像,但是只要你去核实就能发现破绽。听我的不要怕麻烦安全第一。 你想想万一你真的被诈骗了,那亏损可就大了到时候哭都来不及。
渠道 | 非渠道 |
****** | 各种奇怪的号码 |
网站 | 钓鱼网站 |
真催收短信或许会包括你的部分个人信息,比如姓名首字、身份证号后几位、银行后几位等。不过假使短信里包括了你的完整身份证号、完整银行、密码等敏感信息,那绝对是假的! 骗子就是利用这点诱导你提供更多个人信息,然后实行诈骗。其实现在个人信息泄露太严重了,你想想你的信息可能已经被卖了多少次了?一定要强化警惕不要轻易泄露自身的信息!
数据依照某安全机构统计,2023年因个人信息泄露导致的财产亏损超过百亿。
真催收短信语气一般会比较正式、规范,毕竟是代表,不过那些骗子短信语气可能就比较奇怪了,要么特别强硬要么阴阳怪气,要么就是各种威胁恐吓,其实你想想正规金融机构他们为什么要用此类态度对待客户呢?他们更注重保护客户关系,而不是激化矛盾。 假如你收到那种语气特别怪异的短信,就要强化警惕了!
小故事我有个亲戚就收到过一条短信,说什么“再不还款咱们就只能采纳法律手段了,到时候可别怪咱们不客气!”语气特别冲一看就是假的。
真催收短信有可能告诉你详细的还款方法,比如通过APP、网站、银行转账等。不过假若短信引导你通过第三方支付平台、个人账户、二维码等办法还款,那就要小心了。 正规金融机构怎么可能让你通过非渠道还款呢?其实我跟你讲那些所谓的“客服”可能将会给你发一个二维码,让你扫描付款你想想,万一你扫错了钱就没了!
提示中信消费金融还款渠道包括中信消费金融APP、中信银行手机银行APP、中信银行网上银行、中信银行各营业网点。
真催收短信一般不会一天到晚不停地发。不过那些骗子短信或许会非常频繁地发送,一天发个十几条、几十条,甚至用不同的号码发送。其实你想想他们这么急这么频繁,是不是有点太假了?真正的催收会更注重沟通和协商,而不是一味的施压。 若是你收到那种过于频繁的短信,就要增强警惕了。
数据对比2021年平均每位使用者每月收到催收短信约3条;2023年,因诈骗短信激增平均每位使用者每月收到疑似催收短信高达15条。
其实这背后是有起因的。因为金融机构在人们心中地位比较高,而且涉及金额也比较大,所以骗子冒充金融机构,更简单让人信任。其实、其实他们就是利用了人们对金融机构的信任,以及对逾期的恐惧心理。不过随着监管越来越严谨以及大家防范意识的加强,这类诈骗手段也越来越简单被识破。未来我信任这类诈骗会越来越少,不过咱们还是要保持警惕!
编辑:逾期-合作伙伴
本文链接:http://www.tsxnews.com.cn/2024falv/xyqzhai/215169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