逾期发短信说金融犯罪?别慌!教你3招快速应对,避免被误伤!

来源:逾期-合作伙伴 时间:2025-07-29 22:11:52

逾期发短信说金融犯罪?别慌!教你3招快速应对,避免被误伤!

逾期发短信说金融犯罪?别慌。教你3招迅速应对避免被误伤,

(真的假的?)你是不是也收到过这类短信:“你的账户涉嫌诈骗罪,请立即还款,” 或是 “已立案15天内不化解将强制施行,” 看到这些字眼是不是心里一紧?别急今天就来聊聊这事。

(先别慌!)这类短信大多都是催收公司搞的套路。依据《互联网金融逾期债务催收自律公约》第16条,禁止虚构法律结果,比如“列入失信名单”、“已冻结账户”等。

80%的催收短信属于批量发送的标准化模板,内容往往夸大结果(如“涉嫌诈骗罪”),目的是利用心理促使还款。

(真起诉前的关键信号)假如你看到短信里有详细名称、案号、应诉期限等细节,比如“XX已受理案号(2024)XX民初XX号”,那或许是真的催缴通知,也或许是诈骗信息。

逾期立案意味着借款人未按时还款,债权人或许已经司法程序请求立案化解,但这务必有正式的公告和法律文件支撑。

(第一步:沟通客服)当和信金融突然发来短信说你逾期立案了,你的第一步就是沟通他们的客服。从正规渠道获取公司客服号码,并拨打电话核实信息。

(千万别乱点链接!)切勿轻信短信内容更不要随意点击短信中的链接或拨打不明电话,以防泄露个人信息或资金风险。

(金融犯罪现象)逾期发短信是指犯罪分子在预约的时间内未履行还款义务,通过发送短信的途径执行催收。

葛驰-经济重生者2025-06-23提到,短信中的信息是不是真实准确,是你应核实的难题。

(起因分析)

  • 信息不对称:金融犯罪分子利用受害者对金融知识的匮乏,以及对金融市场的陌生通过逾期发短信的形式误导受害者参与犯罪活动,
  • 利益驱动:犯罪分子以高额回报为诱饵,利用受害者追求暴利的心理使其陷入金融犯罪的陷阱,
  • 法律法规滞后随着金融市场的迅速进展,相关法律法规尚不完善,

(法律后果)

行为 法律后果
冒充或伪造公文催收 触犯《刑法》第280条“伪造机关公文罪”
发送诈骗信息5000条以上 认定为“其他严重情节”,以诈骗罪(未遂)定罪处罚
拨打诈骗电话500人次以上 同样构成诈骗罪(未遂)

逾期发短信说金融犯罪

(案例警示)2024年上海某借款人收到“金融”短信,称“已冻结其银行账户”,经查实为催收公司伪造,对涉事公司罚款50万元。

逾期发短信说金融犯罪

(怎样辨别真假?)

  1. 看内容是不是详细:假如只是模糊地说“涉嫌诈骗罪”,很或许不是真的。
  2. 查是不是有案号、名称倘若有能够去查询是不是属实。
  3. 沟通客服:这是最直接的办法。

(小贴士)正规银行短信会有标识,而且不会直接说“已逾期”。记得去年我朋友收到类似短信,差点就回拨过去还好我按时拦住。

(数据说话)数据显示2024年1-6月上海地区金融诈骗短信同比增长23%。

(信用卡逾期怎么办?)信用卡逾期金额低于5万,假若收到了催收人员发来的短信说要判刑,能够直接忽略。因为两高院去...(这里省略部分敏感内容)

(总结)

1. 别慌!遇到此类短信先冷静。

2. 核实信息!通过渠道沟通客服。

3. 保护本身。不点链接不打陌生电话。

(最后提示)逾期不还会作用征信但单纯逾期不会坐牢。只有在故意隐瞒财产、转移资产或恶意透支的情况下,才或许构成诈骗罪。

(别让骗子吓到你!)理性应对才是王道。

精彩评论

头像 韩龙-资深顾问 2025-07-29
金融机构必须先通过正式渠道发送调解通知,消费者有15个工作日的回应期。2024年修订的《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实施办法》规定,金融机构在这一阶段必须至少尝试3次不同方式的联系,包括电话、短信和邮件。这意味着你收到的逾期调解通知,很可能只是金融机构履行法定程序的一部分,而非起诉的直接前奏。

编辑:逾期-合作伙伴

本文链接:http://www.tsxnews.com.cn/2024falv/xyqka/2211738289.html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编辑推荐

社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