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信用卡逾期新条例到底是什么?别再踩坑了,最新信用修复政策解读,速看,
信用卡逾期新规解读
2023年银保监会和央行联合发布了新的信用卡逾期管控条例,这些变化真的太要紧了!我整理了8个大家最关心的疑问,赶紧看看吧!
1. 逾期利息是怎么计算的?
以前信用卡逾期利息是按日利率0.05%计算,现在新规允许银行和持卡人协商分期还款,能够减免部分利息,特别是逾期超过3个月银行务必提供分期还款方案,最长可分60期,这意味着假若你欠款多,不用一次性还清能够大大减轻压力,不过要留意减免利息的前提是你得自觉沟通银行协商,不能等着银行来找你。而且不同银行政策不同,有些银行或许只减免一小部分,详细还得看合同条款。
2. 逾期多久会上征信?
以前是逾期一天就上征信,现在新规条例银行务必给予至少3天的还款宽限期。也就是说倘若还款日你忘了还,但3天内还上了就不算逾期,也不会上征信。这个政策真的太人性化了!不过要留意每个银行的详细宽限期或许不同,有的银行或许是2天有的或许是5天,大家打电话确认一下自身卡片的宽限期是多久。 宽限期只适用于偶尔忘记还款的情况,不能当成常规操作。
3. 逾期被催收怎么办?
新规确定规定了催收行为红线!比如禁止利用侮辱性语言、禁止向无关第三方透露个人信息、禁止在晚上9点后到早上8点前打电话等。假使你遇到催收能够直接投诉到银保监会。现在银行催收越来越规范了,我有个朋友就遇到催收人员半夜打电话,后来投诉后银行还道歉了。不过要留意投诉要有证据比如录音、截图等。 假若确实还不上自觉沟通银行协商,催收往往发生在持卡人完全不回应的情况下。
4. 逾期多久会被起诉?
以前银行或许逾期3个月就起诉,现在新规规定银行务必先执行60天的还款协商,倘若协商无果才能考虑起诉。这意味着你有更长的时间能够尝试应对逾期疑问。不过要留意这60天不是让你完全不管,而是要积极和银行沟通,表明还款意愿。我有个亲戚就是因为不懂这个规定,逾期2个月就被起诉了,后来才知道本身错过了协商的黄金期。 即使被起诉也会先调解只要你能证明自身有还款意愿,一般不会直接判你败诉。
5. 逾期后怎样修复信用?
新规推出了信用修复计划对确实有困难但积极还款的人,能够申请信用修复。比如连续12个月准时还款,能够申请删除之前的逾期登记。现在银行还推出了"容时容差"服务,小额逾期可以申请豁免。我表弟就因为一笔100块的逾期被记了登记,后来申请豁免达成了。不过要留意信用修复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持续保持良好的还款习惯。 现在许多银行推出了"信用修复贷",可以借一笔小额贷款来修复信用,但利率可能稍高要谨慎考虑。
6. 最低还款额有什么变化?
新规允许银行提供低于10%的最低还款额选项特别是对有困难的人。以前最低还款额一般是10%,现在有些银行推出了5%甚至3%的选项,不过要留意选取更低还款额意味着利息更高,不是长久之计。我有个同事就因为一直只还最低,最后欠款越来越多。 不是所有银行都提供这个选项,需要自觉申请。而且即使选取了低还款额,也要保障能按期还上否则还是会被视为逾期。
7. 逾期会作用贷款吗?
新规对逾期登记的认定更加科学,不是简单地"有逾期就拒贷",银行会考虑逾期金额、频率和最近还款情况。比如偶尔一次小额逾期,可能不会作用房贷。我最近买房就遇到此类情况,征信报告上有一次500块的逾期,但银行审查通过了我贷款申请。不过要留意大额逾期和频繁逾期仍然会作用贷款,特别是房贷这类大额贷款。 现在有些银行推出了"信用修复贷",可以先借一笔小额贷款来修复信用,然后再申请大额贷款。
8. 信用卡盗刷怎么办?
新规对信用卡盗刷的处置更加确定,银行务必在48小时内完成调查并尽快冻结盗刷账户,现在许多银行还推出了"盗刷险",可以全额赔付。我朋友就遇到过信用卡被盗刷,后来通过银行的新政策,亏损全部追回。不过要留意发现盗刷要第一时间沟通银行,并保留好证据。 现在很多银行推出了"失卡保障"服务,可以在卡片丢失后一定时间内挂失,这段时间内的盗刷亏损由银行承担,大家开通这个服务,给自身的信用卡加一道保险。
总结
2023年信用卡逾期新规真的给咱们这些普通使用者带来了很多实惠!特别是那个3天宽限期和60天协商期,简直是救星啊!不过大家也要留意政策再好咱们还是要养成良好的还款习惯。信用卡不是用来消费的,而是用来理财的。期待大家都能远离逾期,保持良好的信用登记!
新规前 | 新规后 |
---|---|
逾期一天上征信 | 至少3天宽限期 |
利息固定计算 | 可协商减免 |
催收无确定限制 | 催收行为有红线 |
逾期3个月可能起诉 | 务必先协商60天 |
最后提示大家信用卡是双刃剑用好了是理财工具用不好就是债务陷阱,期待大家都能理性消费,准时还款保持良好的信用登记!💪
精彩评论



责任编辑:曾驰-法律助理
VIP课程推荐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收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