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评论


最近听说万达金融发短信催收逾期款项的事情,这事儿在朋友圈里炸开了锅。群里有人吐槽:“这短信太烦了,感觉像是被威胁一样!”也有人说:“这是正常的催收手段吧,他们也是为了收回钱嘛。”那今天咱们就聊聊这件事儿,看看这事儿到底合不合理。
大家都知道,万达金融是个挺大的公司,很多人都可能跟它有过业务往来。如果贷款或者分期付款没按时还钱,那确实会成为逾期客户。而催收呢,就是公司提醒你尽快还款的一种方式。从理论上讲,这种行为是可以理解的,毕竟公司也要维持运营。
但是问题来了,短信催收的方式真的合适吗?尤其是有些人收到的信息很直接甚至带点“刺”,让人心里不舒服。比如我一个朋友就收到了一条短信:“您欠款已逾期,请尽快还款,否则后果自负!”他当时就火冒三丈:“什么叫后果自负?你们有权利吓唬人吗?”
我觉得这事得分开来看。**公司有权利催收**,因为借贷双方是有合同关系的,你不按期还钱,对方当然可以采取合理措施来提醒你。但问题是,怎么催收才是合理的呢?
我个人觉得,催收的关键在于态度和方式。如果短信内容直接生硬,甚至带有恐吓性质,那就会让用户反感。比如什么“不还钱会影响征信”、“影响你的家人”之类的,这些话听起来就不够人性化。尤其是现在很多人本身就压力大,再收到这样的短信,情绪容易失控。
说到合法性,其实这里面涉及不少法律问题。根据我国《消费者权益保》和《民法典》,企业催收债务虽然合法,但也必须遵守一定的规则。比如不能侵犯消费者的权,也不能采用或侮辱性语言。
如果你觉得自己收到的催收短信超出了合理范围,比如内容过于刺激、频率过高,甚至影响到了你的正常生活,那完全可以向有关部门投诉。毕竟,每个人都有权利维护自己的尊严。
对于万达金融来说,我觉得可以考虑优化催收方式。比如说,短信内容能不能更温和一点?或者干脆直接电话沟通,既能让客户感受到诚意,也能减少不必要的误会。
而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如果遇到类似的情况,首先要冷静,别被吓到。然后呢,赶紧查清楚自己的欠款情况,看看是不是真的需要还款。如果确实存在问题,那就尽快解决;如果觉得对方催收方式有问题,也可以通过正规途径反馈。
我想说的是,无论是万达金融还是其他金融机构,都应该记住一个道理:赚钱固然重要,但赢得客户的信任更重要。 如果一味追求短期利益,忽视了用户的感受,那最终可能会失去更多。
短信催收逾期款项这件事本身没有绝对的对错,关键在于怎么做。希望未来能看到更多更人性化的方式,而不是让人感到焦虑和不安。
大家还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