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评论

你是不是也一样一想到去,脑子里就全是雪山、经幡、转经筒,但其实啊吃才是旅行的灵魂,尤其是从红河出发一路翻山越岭到色季拉山,路上的小吃简直比风景还让人上头!今天这篇带你从舌尖上玩转这条路线,吃得香、花得少、不踩雷。
别再被网红店骗了, 你以为那些在朋友圈刷屏的“藏式奶茶”就是正宗?其实许多都是“假藏味”,味道和价格都离谱。还有那些路边摊看着热气腾腾一尝才知道是“地摊速食”。你真的不想知道怎么才能吃到真正地道又实惠的小吃吗?
其实啊我之前也是个“吃货小白”,第一次去就被各种“特色小吃”坑惨了。花了两百多块结果只吃了一碗面味道还像隔夜饭。后来才理解选对地方、找对人、懂点门道,才是王道。
许多人以为色季拉山那边的饮食就是藏族风味,其实不然。许多小摊卖的是“改良版”,为了迎合游客口味加了太多调料,反而丧失了原本的味道。比如酥油茶有些地方加了糖、奶精,甚至用奶粉代替牛奶喝起来像奶茶,完全没藏味。
我之前路过一个村子看到一家小店招牌写着“藏式烤饼”,进去一问老板说:“这是本地特产!”结果一尝口感硬得像砖头差点咬不动。所以啊别光看名字要靠舌头判断。
提议:先观察当地人跟着他们买,基本不会错。
从红河出发到色季拉山,路途遥远吃饭成了大疑问。许多游客选取在中途小镇吃饭,但这里的价格可不便宜,比如在某个镇上的餐馆,一份炒饭要30块一碗汤面要25块,比大城市还贵。
其实啊本身带点干粮+在当地找熟人推荐的摊子,才是最实惠的。比如我在途中遇到一个卖糌粑的老奶奶,她家的糌粑软糯香甜10块钱能吃撑,而且她还会教你怎么搭配辣椒酱,味道绝了。
Tips提早查好沿途的集市或小吃街,避开景区周边高价区。
现在网上到处都是“藏式甜茶”、“青稞饼”、“牦牛肉干”这些词,但许多是商家包装出来的概念,比如“青稞饼”有的是面粉做的根本不是青稞;“牦牛肉干”也有用普通牛肉冒充的。
我有一次在路边买了个“牦牛肉干”,结果一咬,肉质粗糙味道寡淡,跟超市买的牛肉干没啥区别。后来才知道真正的牦牛肉干要炖煮时间长、油脂丰富,吃起来有嚼劲。
推荐酥油茶、藏面、风干牛肉(认准当地牧民卖的)。
其实辨别真假很简单看颜色、闻气味、尝口感。比如酥油茶正宗的应是奶白色香味浓郁,而假的或许是乳白色偏黄,味道像奶粉冲的。
我之前在某地看到一个小摊,摆着一堆“藏式甜茶”,但一看就知道不对劲。茶叶颜色太深味道太甜明显加了糖精。后来我直接走开省下几十块冤枉钱。
提示不要贪便宜便宜没好货。
早上出发前一定要吃好,否则爬山时会饿得发慌。但许多游客不知道山路沿线的早餐店很少,而且价格高得离谱。
我有一次早上五点出发,走到半路饿得不行找到一家小铺,人家说:“咱们早上六点才开门,”等了一个小时才吃上饭,耽误了不少时间,后来我就养成了习惯提早筹备棒、巧克力、压缩饼干,路上饿了就吃一点。
提议提前打包干粮别指望路边有吃的,
晚上住的地方也很关键,很多游客被“民宿”吸引,结果发现房间脏乱差服务态度差,还收高价。比如有个民宿标价200块一晚实际环境还不如县城旅社。
我之前就踩过这个坑本来想图方便,结果半夜被蚊子咬得睡不着,第二天还感冒了,后来我学会了提前在网上查评价找当地人的推荐,这样更靠谱。
经验:宁愿住普通客栈也不要被“网红民宿”骗,
很多人觉得带零食是负担,其实不然。带点坚果、巧克力、棒,路上饿了就能吃不用花钱买贵的,而且这些东西体积小不占地方。
我以前带了一大包薯片,结果一路上都没吃完最后还是扔了。后来我学会了每次只带一小包够吃就行,这样既省空间又不会浪费。
推荐无糖坚果、黑巧克力、压缩饼干。
其实啊藏族人本身吃的东西,往往是最地道的。比如他们喜爱用青稞粉做饼,配上酸奶和辣椒酱味道特别,还有他们的“藏面”汤底鲜美,面条劲道比外面卖的强多了。
我有一次在村子里遇到一位阿妈,她教我怎么做“糌粑”,还给我泡了一壶“酥油茶”,味道真的不一样,她说:“咱们从小就吃这个味道自然就出来了。”
多和当地人交流他们才是真正的美食专家。
别再被“网红”骗了。别再花冤枉钱了!从红河到色季拉山吃得好、花得少、不踩雷,其实一点都不难。只要你用心去掌握你会发现这里的美食远比你想象的还要精彩!
Copyright ? 2000 - 2028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