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评论



前几天刷朋友圈看到老同学晒出了纳木措的美照蓝天白云加上圣湖的倒影简直美哭了!我立马就被种草了但是一看地图从辽宁阜新到这距离简直了像是从地球的这一头跑到另一头。更让人头大的是网上各种攻略说法不一价格从几千到上万不等路线更是五花八门。作为一个预算有限又想看美景的普通打工人我真是愁得不行感觉像是被“卷”进了一个无底洞,不知道该听谁的才好。这趟旅程到底要花多少钱?路线该怎么规划?自驾又有哪些坑?这些问题简直让人头大,感觉像是掉进了一个“信息迷宫”,出不来啊!
这个价格真的差很多!若是选择飞机+当地包车,一个人大概要准备8000-12000元。这个价格包括了往返机票、拉萨到纳木措的往返交通、住宿和基本餐费。假使是自驾,算上油费、过路费、车辆损耗和当地的各种费用,两个人一起算下来,预算也要控制在10000元以上。具体花多少,还得看你住什么档次的酒店、吃什么、玩多久。说实话,这个价格对于普通工薪族来说,确实不是一笔小数目,得好好规划才行。
这个可千万别忘了!身份证是必须的,驾驶证和行驶证也要带齐。 去之前先办个证,特别是要去纳木措这种地区。办证要去户籍所在地的局出入境管理部门,带上身份证和照片就行,一般当天就能办好。特别注意:的酒店和检查站都会查证件一定不要弄丢了!我有个朋友就是因为证件没带齐,在检查站被拦下耽误了半天时间,真是哭笑不得。
高原反应确实是个老大难问题!大部分人到都会有轻微的高原反应症状包括头痛、恶心、失眠、呼吸困难等。缓解方法有几个:
说实话,我第一次去也紧张得不行,生怕自己上不去。结果到了之后发现,只要不剧烈运动,慢慢适应,其实没那么可怕。关键是要放松心态,别给自己太大压力!
纳木措的美景四季不同,但旅游时间是5-10月。5-6月是春季,湖面开始解冻,水草丰美;7-8月是夏季天气,景色最壮观;9-10月是秋季,层林尽染,别有一番风味。特别提醒:11月至次年4月是的冬季,纳木措地区天气恶劣,大雪封山,不建议自驾前往。而且冬季的纳木措虽然人少但气温低至零下20多度,对车辆和人员都是考验。
这条路线真心不短,全程约4000多公里,需要7-10天才能到达。推荐路线:阜新→北京→西宁→拉萨→纳木措。具体分段:
说实话,这条路线对车辆和驾驶技术都是考验。建议:使用SUV或MPV,提前检查车况备好备胎、工具和常用。我有个同事自驾去过,他说最累的不是开车,而是每天都在爬坡,特别是青藏线那一段,海拔越来越高,真是挑战极限。
简直是摄影天堂!但拍照时要注意几点:
我每次去都恨不得把相机里存满照片,特别是纳木措的日出和日落,简直美到窒息!✨ 但也要注意有些地方是不允许拍照的,比如寺庙内部,一定要遵守规定。
的住宿选择很多,但价格比内地贵一些。拉萨市区有各种档次的酒店,从几十元的青旅到几百元的星级酒店都有。纳木措附近只有一些简陋的招待所,条件比较差,价格也不便宜。建议:
我第一次去时,为了省钱住青旅,结果高原反应加上睡眠不好,第二天头都快炸了。后来第二次去果断升级到星级酒店,体验好多了。💖 所以说,住宿还是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和预算来选择。
旅行这些物品一定不能少!
物品类别 | 具体物品 | 备注 |
---|---|---|
红景天、感冒药、肠胃药、创可贴 | 高原必备,提前服用红景天 | |
防晒 | 高倍数防晒霜、太阳镜、遮阳帽 | 高原紫外线强,必须做好防护 |
衣物 | 冲锋衣、抓绒衣、保暖内衣 | 昼夜温差大,一定要带够保暖衣物 |
证件 | 身份证、驾驶证、证 | 检查站必备,一定不要弄丢 |
其他 | 充电宝、干粮、水壶 | 有些地方信号不好,充电宝必备 |
说实话,准备这些物品真的挺麻烦的,但去了就知道,每一样都很重要。特别是防晒,我第一次去没做好防晒,回来脸晒得脱了一层皮,真是疼得要命!⭐ 所以说宁可多带,不要少带!
出发!从阜车到北京,约800公里,全程高速,预计开车10小时左右。晚上住在北京可以逛逛王府井或者三里屯感受一下首都的繁华。
继续出发!今天的目标是西宁,约1200公里,建议分两天走。第一天开到河北张家口附近,住一晚;第二天再开到西宁。西宁是进藏前的最后一个大城市,可以在这里适应一下高原气候,检查车况。
真正的挑战开始了!从西宁到拉萨约1900公里,建议分3天走。第一天走青海湖,感受湖光山色;第二天翻越唐古拉山口,海拔最高点5231米,一定要慢速行驶注意高反;第三天到达拉萨,入住酒店休息,适应高原。
今天的目的地是纳木措!从拉萨出发,约240公里到纳木措,游玩后原路返回拉萨。纳木措的海拔约4718米,一定要提前服用抗高反,慢慢适应。看到圣湖的那一刻,所有的辛苦都值了!
以上就是从阜新到纳木措的七日游攻略,希望能帮到想去的朋友们。🙏 的美景确实令人向往,但准备工作一定要做足特别是高反和路线规划。假使你也有旅行的经历或问题,欢迎在评论区交流!❤️
编辑:西藏旅游-合作伙伴
本文链接:http://www.tsxnews.com.cn/2024falv/xizangzhu/124506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