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个朋友从巴中出发去大昭寺,结果在高原上高原反应来得那叫一个凶!🤯 晕车、缺氧、高原反应三连击,最后硬是让当地藏民用酥油茶才缓过来。这事儿让我想起去年我自己去的经历,也是差点没把自己整废。现在2025年了,交通和攻略都升级了,但那些坑还是得提前知道!不然真可能变成"高原上的野狼"——又饿又累还迷路!
高原反应不是开玩笑的!巴中海拔500米左右,拉萨约3650米,大昭寺更是4000米以上。这种海拔差直接就是"垂直升级",身体根本没时间适应。我第一次去的时候,刚到拉萨就感觉像被谁踹了一脚,头痛得像要炸开,连走路都飘。专家说这是因为氧气稀薄,血液里红细胞像"找不到工作的人"一样乱串。所以提前一周开始服用红景天,别等到上高原了才想起这事,那纯属"临时抱佛脚"!
旅游团那种"上车睡觉下车拍照"的模式简直了!导游催着你赶路,根本没时间感受大昭寺的虔诚氛围。自由行虽然累点,但能在大昭寺前蹲着看转经筒转一天——这才是灵魂旅行啊!而且团费里那些隐形消费,什么"自费项目""小费"的,加起来够你自由行多待两天了。去年有个团友私下抱怨:"花了5000块,最后只记得导游的喇叭声。"所以啊,自由行才是王道,哪怕累成狗,那也是自己的节奏!
现在有两条路:一条是坐,一条是自驾。虽然慢,但可以慢慢适应海拔,而且车上还有卖氧气的。自驾听起来自由,但川藏线那路况,我朋友去年就差点翻车——山路十八弯不是闹着玩的!我个人建议:到拉萨,再包车去大昭寺。这样既安全又能适应海拔。记得查好列车时刻表,别像我一样因为看错时间,在站蹲了一宿,第二天眼睛都成了"熊猫眼王"!
大昭寺门票现在网上可以预约了,但节假日照样一票难求。去年我同学凌晨4点蹲抢票,结果手速没跟上,直接歇菜。这里有个内部消息:可以试试在"文旅"小程序上预约,比慢半拍但有时会有余票。而且现在有"一日两票"政策,上午看完下午还能再来一次——佛祖都给你面子!不过记得带身份证,不然连寺门都进不去,别问我怎么知道的,呜呜呜...
拉萨住宿分三类:八廓街附近、罗布林卡附近、站附近。八廓街是选择,晚上能听到转经筒的声音,但价格贵得离谱。我去年选了个"网红民宿",结果床单发霉,空气里全是酥油味儿。现在建议选那种评价里提到"有制氧机"的酒店,高原上这点太重要了!别为了省钱住太偏的地方,不然晚上高原上打车像玩——要么等半天要么没车。而且现在很多酒店都有"高原应急包",关键时刻能救命!
天气就是"一天四季"的节奏!上午还太阳烤得慌,下午就可能下冰雹。去年我穿着短袖在布达拉宫前拍照,结果半小时后开始下雪,我直接从"夏天的孩子"变成"冬天的老人"。所以一定要带冲锋衣!现在2025年了,科技这么发达,但的天气就像个"老顽童",说变就变。记得带快干衣,湿了干得快,不然感冒在高原上可不是闹着玩的!
巧克力、牛肉干、红景天糖,这些常规操作都知道。但我发现有个神奇的东西——牦牛肉干,嚼着嚼着头就不晕了。去年有个老司机告诉我,是因为牦牛肉含铁高,能补充血液氧气。我试了下,确实感觉好点,虽然不知道是不是心理作用。不过带点薄荷糖也好,高原上缺氧时含一颗,能暂时缓解不适。别带太多重口味零食,高原上肠胃脆弱,吃坏了想找厕所都难!
大昭寺里是不能随便拍照的!特别是经堂和佛像前,导游会直接过来制止。去年有个游客不听劝,结果相机被没收了,哭得像孩子一样。现在规定更严了,但转经筒区域可以拍。建议准备一个运动相机,戴在胸前拍全景,这样既不违反规定又能记录。而且现在有那种VR眼镜租赁,戴上能拍全景视频,回头在家还能"穿越"回拉萨!不过别拍藏民特写,他们很介意这点,尊重很重要!
天数 | 地点 | 注意事项 |
---|---|---|
第1天 | 巴中→成都 | 适应平原气候,准备红景天 |
第2天 | 成都→拉萨() | 车上备氧气,少说话多休息 |
第3天 | 拉萨适应 | 别洗澡洗头,少走动 |
第4天 | 拉萨→大昭寺 | 早点预约门票,带保温杯 |
第5天 | 大昭寺→布达拉宫 | 下午返回拉萨,避免疲劳 |
🙏 愿这份攻略能帮到准备出发的你,的风景值得你的一切付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