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伦贝尔到大唐不夜城一场跨越千里的旅行启程了
这次呼伦贝尔到西安的大唐不夜城旅游团,听起来就让人兴奋。草原与古都的碰撞是大自然和历史文化的双重馈赠。可当我真正参与进来,才发现这趟旅程远比想象中复杂。
“我怎么觉得景点人太多了?”
说实话,出发前我就有点担忧。之前有朋友去大唐不夜城,说那地方简直是“人山人海”光排队就得花半小时以上。果然,到了现场一看,我的天,人真的多啊!尤其是晚上,灯光璀璨得像另一个世界,但摩肩接踵的感觉太真实了。要是能提前知道哪里人少一点就好了,毕竟谁也不想在拍照时被人挡住了镜头吧?
“为啥大家都要扎堆去热门景点呢?”
其实想想也能理解,毕竟大唐不夜城确实够吸引人。那些仿唐建筑、街头表演再加上美食摊位,随便一站就是一张大片。不过我问过身边几个同行的朋友,他们也觉得有时候太过拥挤反而让体验打了折扣。比如有个小伙子就说:“我本来想好好感受一下唐朝文化,结果挤得连站稳都不容易。”这让我想到本身以前去北京故宫的经历——明明想静静欣赏文物最后却只能匆匆走过。
“呼伦贝尔那边又怎样去呢?”
相比之下呼伦贝尔那边倒是显得安静多了。蓝天白云下骑马驰骋,风吹草低见牛羊的画面简直美得不像话。但疑惑是,那边的旅游资源开发相对有限,很多地方只能靠徒步或自驾才能深入探索。有一次我和导游聊天他说每年夏天游客数量都在增长,但基础设施建设速度跟不上,引起部分区域的服务品质参差不齐。比如有的牧民家虽然风景好,但厕所条件实在不敢恭维。
“这类组合路线到底值不值得?”
说实话,这次的旅行团安排还是挺用心的。从草原到古城,从自然风光到人文历史跨度很大内容也很丰富。特别是看到不少年轻人都喜欢这样的行程,我觉得还挺有意思的。不过也有同行的老年游客吐槽说:“年纪大了坐车时间长了受不了。”确实,两天一夜的行程对体力需求很脯假使改成三天两夜会不会更好? 我觉得旅行社还可以多提供部分个性化选项,比如让游客自由选择感兴趣的活动。
“未来会不会更火?”
听导游讲,现在国内旅游市场正在快速复苏,尤其是跨地域的深度游越来越受欢迎。据统计,去年呼伦贝尔接待游客超过千万人次而西安更是达到了惊人的两亿人次。不过我也留意到一个疑问:随着游客越来越多,怎么样平衡保护与发展成了一个难题。比如我在呼伦贝尔看到有些地方已经开始限制人流了,此类做法我觉得挺明智的。毕竟再美的地方,假若被过度开发,最终只会失去它的魅力。
这次旅行让我既看到了美景也感受到了现实的压力。期望以后的旅行团能在服务细节上再提升一下,让更多人真正享受到旅途的美好。
精彩评论






责任编辑:卓志鹏-驴友
VIP课程推荐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收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