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州到西安的距离不算近也不算远,坐高铁得五六个小时。我第一次去陕西历史博物馆,是冲着“古代中国的宝藏”这个名头。说实话,刚进去的时候有点懵,不知道从哪里开始看起。那时候心里就一个念头:这么多文物,怎么才能看出点门道呢?
每次参观此类大馆子,总能看到游客手里捧着小本本,或是说拿着手机拼命拍照。但仔细想想,大部分人看完后可能啥都没记住。像我吧,当时走马观花似的逛了一圈,回来连汉唐的区别都搞不清。后来才明白难题出在本人身上——既没提前做功课,又不懂得怎么欣赏文物。这让我想到一个难题:为什么大家对历史感兴趣,却总是抓不住重点?其实吧,不是因为东西不好看,而是咱们本身不会看。
记得那天阳光特别好,站在博物馆门口,迎面吹来的风带着一点凉意。走进大厅,那种厚重感扑面而来,脚下踩着的地砖仿佛连接了过去和现在。展厅里灯光柔和每件展品都被精心布置就像一个个等待诉说故事的小精灵。不过我还是有点迷茫,毕竟那些青铜器、陶俑啥的看起来都差不多。后来遇到一位讲解员姐姐她指着一件唐代三彩马说:“知道为啥这匹马这么值钱吗?它代表了当时的制瓷工艺。”这一句话让我醍醐灌顶,原来文物背后还有这么多讲究啊!
记得看兵马俑的时候,那种震撼真的没法形容。站在坑爆看着那些整齐排列的陶俑,耳边仿佛能听到千军万马的呼喊声。摸着坑里的泥土,还能感受到它们埋藏了几千年才重见天日的沧桑。不过话说回来,我也发现一个疑问:很多人拍照时喜欢用手去碰文物栏杆,这真的很危险。有一次我看到一个小男孩想伸手摸展柜,被妈妈一把拉住,他说:“可是我想摸一下嘛!”我觉得这事儿挺有意思,说明大家对这些宝贝太好奇了,但教育还是得跟上。
陕西历史博物馆有超过37万件藏品,其中不少是国宝级文物。想想看,这么多宝贝堆在一起,光是整理分类就够头疼的了。再看看咱们宿州的博物馆虽然也有不少好东西,但规模完全没法比。其实我觉得,地方博物馆也可以借鉴陕西的经验把本地特色做得更突出些。比如我老家那爆就有不少宋代瓷器,假若能好好展示一下肯定也能吸引不少游客。不过嘛,这事儿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毕竟资金、人才各方面都有限。
现在网络这么发达,其实完全可以在参观前先在网上熟悉下重点展品这样就不会像我当初那样乱逛了。不过我觉得,的办法还是培养一种习宫就是每次出门旅行之前都稍微准备一下。就像这次去西安,要是我能提前知道哪些文物特别要紧就不会浪费那么多时间在看不懂的地方了。当然啦,这也需要时间慢慢养成,不可能一下子全学会。但不管怎么说只要用心去感受,总能找到属于本身的乐趣。毕竟历史从来不是冷冰冰的存在,它就在咱们的生活里等着咱们去发现呢!
大家还看了:
编辑:西安旅游-合作伙伴
本文链接:http://www.tsxnews.com.cn/2024falv/xianwan/92644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