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评论


告别上饶的温柔乡,直飞成都,2025年成都小吃早已不是“红油串串”的天下,麻辣烫新贵、茶颜悦色分店、网红甜品店...每家店都像藏宝图,但价格?排队?真假?你真的理解吗?别急老司机带你直击灵魂,
其实咱上饶老表去成都旅游,大多都以为“小吃街随便逛逛,啥都吃得到”,不过去年我朋友去花了1000块吃小吃结果90%都是外地游客才买的“坑钱套餐”,比如宽窄巷子里的“熊猫奶茶”,一杯68其实就是普通奶茶加了点糖,你信吗?数据说话2024年成都旅游投诉里小吃类欺诈占比高达35%,这还是数据实际或许更高,
你别不信现在成都本地人吃小吃,基本都靠“小群”推荐,比如武侯区“老李面庄”,人均20块但本地人排队1小时,外地游客根本不知道。对比宽窄巷子同类面馆,价格翻倍还不好吃。提议出发前在“成都本地人”相关群蹲一波消息,或是直接问酒店前台(不过前台或许推荐贵的,你要说“求本地人吃法”)。去年我这么干省了至少300块!
你以为成都麻辣烫还是“周记”天下?其实2024年新出的“小杨麻辣烫”,用“古法熬汤”做噱头,人均45块但本地人吐槽“汤底不如街边5块钱的”。关键数据小杨麻辣烫门店数仅18家,而周记有126家,不过现在周记也着手涨价了,去年我去发现价格涨了20%!怎么办?提议去“无名麻辣烫”这类藏在居民区的小店,价格是周记的70%味道还更好。上次我亲眼看到一对本地夫妻在那家店吃,连吃三碗你说香不香?
成都有个现象:越“老”的烧烤店越爱加“服务费”。比如玉林路“张记烧烤”,招牌写着“老成都风味”,但结账时发现多了10%服务费!我问老板他说“这是规矩”。其实玉林路周边有8家烧烤店,只有2家收服务费。更扎心的是去年成都美食协会调查发现,近60%的“老字号烧烤”存在缺斤少两。你想想一串肉标着“肥牛”实际是鸭肉,你遇到过吗?提议:直接去“大学城烧烤一条街”,学生多,价格透明去年我去,3个人吃了200块还带啤酒,比老店实惠多了。
成都有个“熊猫主题奶茶店”,一杯68其实成本不到10块!不过去年有网红去测评发现这家的珍珠是“塑料感”的,喝完嘴里全是香精味,更夸张的是某次我路过看到店员偷偷往冰块里加水,你说恶心不?对比:茶颜悦色在成都的店同价位奶茶用的茶叶是“金骏眉”,而且本地人排队买,数据对比:熊猫奶茶月营业额约50万,茶颜悦色同地段门店约80万。结论?别被“可爱包装”骗了,喝个奶茶而已味道才是王道!
你有没有发现成都甜品店现在都爱搞“限购”?比如“XX盒子”网红店,一份冰淇淋限购1份排队半小时起步,不过去年有本地博主爆料这些店用的奶油是“植脂奶油”,跟本地人常去的“老王甜品”用的“动物奶油”完全两码事。更扎心的是去年夏天我去排队发现店员直接用手抓冰淇淋,卫生堪忧!提议:直接去“玉林路老街”的甜品店,价格是网红店的60%但味道更好。上次我朋友去直接说“再也不排网红店了”。
成都的面馆20块钱能吃到天差地别。比如宽窄巷子附近的面馆,20块的面碗小得可怜汤还浑浊。不过我去年发现一家“面婆婆”,同样20块用的是“现压面条”,汤底是“猪骨熬了6小时”的。对比:宽窄巷子面馆月租金约8万,面婆婆只有2万。价格一样但成本差4倍。提议:避开景区面馆去“本地菜市场周边”找,比如“红星路面馆”去年我去,看到一对老夫妻在那家店吃,直接说“这才是成都味道”。
其实成都小吃价格一直在涨。比如去年一份“串串香”平均上涨15%,但服务品质反而下降。这背后是“租金上涨+网红店入驻”的双杀。不过有争议的是:本地人觉得“涨价正常”,游客觉得“太黑心”,我个人觉得未来成都小吃会分化:高端网红店继续涨价但会有更多“平价替代品”出现,比如去年的“串串小馆”,人均30但用的竹签是“可降解”的,还提供免费小吃。你说这算不算趋势?
小吃类型 | 游客区价格 | 本地区价格 | 性价比指数 |
---|---|---|---|
麻辣烫 | 45元/人 | 30元/人 | ★★★★☆ |
烧烤 | 120元/人 | 80元/人 | ★★★★★ |
茶饮 | 68元/杯 | 35元/杯 | ★★☆☆☆ |
看完这些你还敢像第一次去那样“随便逛逛”吗?其实成都小吃就像藏宝图藏着无数“本地人才知道”的惊喜。不过价格陷阱也多到数不清。记住:2025年去成都要么做足功课要么做好被“宰”的筹备!你选哪个?
Copyright ? 2000 - 2028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