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定工伤的前提是什么?
在我国工伤事故赔偿是劳动者权益保障的关键组成部分。对遭受工伤的劳动者而言,及时认定工伤并获取相应的赔偿至关关键。那么工伤认定的前提条件是什么呢?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实详细阐述。
在用人单位和职工之间存在劳动合同,是构成工伤事故责任的必要要件。这是因为,劳动合同确立了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的劳动关系为工伤事故责任的认定提供了基础。有劳动关系的劳动者,才能构成工伤事故的可能。反之不存在劳动关系的劳动者,无论受何伤害,均不能构成工伤。
在工伤认定中,主观过错是一个关键的考量因素。依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除了劳动者本人故意造成事故伤害以外即使劳动者有过失或是说重大过失,仍然认定为工伤。这意味着在工伤认定进展中,劳动者无需对事故的发生承担过错责任,只需证明事故发生在工作进展中即可。
认定工伤的前提条件之一是事故发生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具体而言,以下三个条件必须同时满足:
(1)构成工伤限于发生在工作时间内的事故伤害。工作时间是指法律规定或是说单位需求职工工作的时间,包含正常工作时间和加班时间。用人单位规定实行不定时工作制的,以实际工作时间为准。
(2)构成工伤限于发生在工作场所内的事故伤害。工作场所包含用人单位的办公场所、生产场所、经营场所等。
(3)因工作起因受到事故伤害或是说患职业病。这里的“工作原因”是指劳动者在履行工作职责进展中,因工作原因引起的事故伤害或是说职业病。
工伤认定还需要满足事实劳动关系的条件。事实劳动关系是指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虽然不存在签订书面劳动合同,但实际存在劳动关系的情形。在此类情况下,劳动者同样可以申请工伤认定。
工伤认定必须合一定的标准。依据我国《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工伤认定标准涵以下几种情况:
(1)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
(2)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
(3)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等意外伤害的。
(4)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或是说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事故伤害的。
(5)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患职业病的。
(6)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的。
(7)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突发疾病死亡或在48小时内经抢救无效死亡的。
劳动者在申请工伤认定时,有提供相应证据的义务。劳动者认为是工伤的,需要提供以下证据:
(1)劳动合同或其他证明劳动关系的材料。
(2)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原因、过程等。
(3)医疗机构出具的病历资料、诊断证明等。
劳动者主张工伤赔偿时,一定要先实行工伤认定。工伤认定的一般程序如下:
(1)劳动者向用人单位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2)用人单位在收到申请后15日内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3)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在收到申请后60日内作出工伤认定决定。
(4)劳动者对工伤认定决定不服的可在收到决定书之日起15日内向上一级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申请复议。
工伤认定的前提条件涵存在劳动合同关系、主观过错、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事实劳动关系、合工伤认定标准等。劳动者在申请工伤认定时,需留意提供相关证据,并依照法定程序实。只有这样,才能保障本人的权益得到有效保障。
编辑:2024因工受伤-合作伙伴
本文链接:http://www.tsxnews.com.cn/2024falv/gspcyingong/4598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