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职业性疾病和工伤难题逐渐引起了广泛关注。为了保障职工的合法权益我国对职业性疾病与工伤的鉴定及认定工作给予了高度重视,制定了一系列相关规定。本文将结合最新的疾病工伤认定规定,对职业性疾病与工伤鉴定及认定实细则实探讨。
1. 职业性疾病:指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有、有害物质或长期高强度劳动等起因造成的疾病。
2. 工伤:指在工作期间因工作原因受到的伤害或职业病。
3. 职业性疾病与工伤范围:依照《职业病防治法》和《工伤保险条例》,我国将职业性疾病和工伤分为以下几类:
(1)职业病:如尘肺病、职业中、职业性皮肤病等。
(2)工伤:如交通事故、高处坠落、机械伤害等。
(1)职业性疾病鉴定机构:由生健部门指定的具有职业病诊断资格的医疗机构。
(2)工伤鉴定机构: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指定的具有工伤认定资格的医疗机构。
(1)职业性疾病鉴定程序:
① 职工向单位提出职业病诊断申请;
② 单位向鉴定机构提交职工职业病诊断申请材料;
③ 鉴定机构实诊断,并出具诊断证明;
④ 职工对诊断结果有异议的,可以向上一级鉴定机构申请重新鉴定。
(2)工伤鉴定程序:
① 职工发生事故伤害后,向单位报告;
② 单位向工伤认定机构提交工伤认定申请材料;
③ 工伤认定机构实调查核实,并作出工伤认定决定;
④ 职工对工伤认定决定有异议的,可向上一级工伤认定机构申请重新认定。
(1)职业性疾病认定条件:
① 职工患有公布的职业病目录中的疾病;
② 职工在职业活动中接触有、有害物质或长期高强度劳动;
③ 职业病诊断证明。
(2)工伤认定条件:
① 职工在工作期间受到伤害;
② 伤害与工作有直接因果关系;
③ 工伤认定机构出具的工伤认定决定。
(1)职业性疾病认定时限:职工在发现职业病症状后,应在15日内向单位报告,单位应在30日内向鉴定机构提出诊断申请。
(2)工伤认定时限:职工发生事故伤害后应在24小时内向单位报告,单位应在3日内向工伤认定机构提出认定申请。
1. 职业性疾病待遇:
(1)医疗费用: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
(2)停工留薪:职工在治疗期间,享受原工资待遇;
(3)残疾津贴:依照伤残等级,按月支付残疾津贴。
2. 工伤待遇:
(1)医疗费用: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
(2)停工留薪:职工在治疗期间,享受原工资待遇;
(3)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依据伤残等级,支付一次性伤残补助金。
职业性疾病与工伤鉴定及认定是保障职工合法权益的必不可少措。依照最新的疾病工伤认定规定本文对职业性疾病与工伤鉴定及认定实细则实了梳理。在实际操作中,各级部门和单位应严格按照规定实切实保障职工的合法权益。同时职工本人也要升级自我保护意识,及时报告职业病和工伤情况维护自身权益。
(全文约1500字)
编辑:2024因工受伤-合作伙伴
本文链接:http://www.tsxnews.com.cn/2024falv/gspcyingong/4118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