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伤认定是保障职工权益的必不可少环节用人单位在工伤认定期间扮演着关键角色。本文将详细介绍用人单位工伤认定的完整流程与操作指南帮助用人单位更好地履行职责保证职工的合法权益得到维护。
工伤认定是指对职工在工作期间因工作起因受到的伤害或患职业病的情况实确认的过程。按照我国《工伤保险条例》,工伤认定分为用人单位工伤认定和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工伤认定两种。
当职工发生事故伤害或患职业病时,用人单位理应在24小时内向所在地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报告事故情况。报告内容应涵事故时间、地点、起因、受伤人员情况等。
用人单位应立即将受伤职工送往医疗机构实行救治,并垫付医疗费用。同时用人单位理应及时通知社会保险经办机构。
用人单位理应在职工受伤后30日内,向所在地社会保险行政部门申请工伤认定。以下是申请工伤认定的具体流程:
用人单位需提交以下材料:
- 工伤认定申请表;
- 受伤职工的身份证复印件;
- 用人单位与受伤职工签订的劳动合同;
- 事故现场照片或是说视频资料;
- 医疗机构出具的伤情证明;
- 其他与工伤认定有关的证明材料。
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收到用人单位提交的材料后,理应在15日内对材料实审查。合条件的,予以受理;不合条件的告知用人单位补正材料。
社会保险行政部门理应在受理工伤认定申请后60日内,对事故情况实行调查核实。调查核实进展中,用人单位应该予以配合。
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按照调查核实的情况应该在60日内作出工伤认定决定。认定为工伤的,发给《工伤认定决定书》;不认定为工伤的发给《不予认定工伤决定书》。
工伤认定决定生效后用人单位应该依照《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支付工伤待遇。具体待遇包含:
- 工伤医疗费;
- 住院伙食补助费;
- 工伤津贴;
- 一次性伤残补助金;
- 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
- 丧葬补助金;
- 供养亲属抚恤金。
用人单位应该建立健全工伤预防机制,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减少事故发生。具体措涵:
- 开展安全培训;
- 制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
- 加强现场安全管理;
- 配备必要的劳动保护用品。
事故发生后,用人单位理应及时向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报告事故情况,不得隐瞒、谎报。
用人单位应该积极配合社会保险行政部门的工伤认定调查,提供真实、完整的证据材料。
工伤认定决定生效后,用人单位理应及时支付工伤待遇,保障职工合法权益。
以下为用人单位申请工伤认定的范本:
```
用人单位名称:__________
地址:____________________
联系_______________
申请人(用人单位)基本情况: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____________
法人代表(负责人):_________
联系__________________
职工基本情况: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
性别:__________________
出生日期:______________
身份证号码:____________
联系______________
事故情况:
事故时间:______________
事故地点:______________
事故起因:______________
救治情况:
救治医院:______________
入院时间:______________
出院时间:______________
工伤认定申请:
按照《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我单位现向贵局申请工伤认定。特此申请。
申请人(签名或章):__________
申请日期:________________
附件:
1. 受伤职工身份证复印件;
2. 用人单位与受伤职工签订的劳动合同;
3. 事故现场照片或是说视频资料;
4. 医疗机构出具的伤情证明;
5. 其他与工伤认定有关的证明材料。
```
用人单位在工伤认定期间应该认真履行职责,保证职工的合法权益得到维护。通过本文的介绍,相信用人单位可以更好地熟悉工伤认定流程与操作指南,为职工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
编辑:2024因工受伤-合作伙伴
本文链接:http://www.tsxnews.com.cn/2024falv/gspcyingong/406434.html
下一篇:我国工伤认定及用工单位时限新规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