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口老龄化疑惑的加剧超龄人员在工作岗位上发生工伤的情况日益增多。那么怎样去认定超龄人员的工伤等级呢?本文将围绕这一难题,从工伤认定的基本概念、超龄人员工伤认定的特殊情况以及工伤等级认定标准等方面实详细解析。
工伤,是指在工作进展中,因工作起因受到的伤害、残疾或是说死亡。工伤认定是指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对职工在工作中发生的伤害、残疾或死亡情况实调查、核实并依法作出是不是属于工伤的认定。
依照《工伤保险条例》规定,职工在工作进展中有以下情形之一的,理应认定为工伤:
1. 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
2. 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职责受到等意外伤害的;
3. 因工作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是说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的;
4. 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或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事故伤害的;
5.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该认定为工伤的其他情形。
超龄人员多数情况下是指达到法定退休年龄但未办理退休手续,仍在工作岗位上的人员。依照我国相关法律法规,男性退休年龄为60周岁,女性退休年龄为50周岁(特殊岗位和职务除外)。
超龄人员工伤认定与普通职工工伤认定有所不同。依据《更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疑惑的解释(三)》规定超龄人员在工作期间受到事故伤害的,应该参照《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认定为工伤。但需要留意的是,超龄人员工伤认定需具备以下条件:
(1)超龄人员与用人单位之间有劳动合同关系或事实劳动关系;
(2)超龄人员在工作进展中受到事故伤害;
(3)超龄人员受到的伤害与工作有直接因果关系。
按照《工伤保险条例》规定,工伤等级分为十个等级,从轻到重依次为一级至十级。工伤等级的划分主要依据以下因素:
(1)职工受到的伤害程度;
(2)职工丧失劳动能力程度;
(3)职工的生活自理能力。
超龄人员受到一级至四级工伤,应该具备以下条件:
① 工伤部位丧失功能或是说大部分丧失功能;
② 严重作用生活自理能力;
③ 丧失劳动能力。
超龄人员受到五级至六级工伤,应该具备以下条件:
① 工伤部位丧失部分功能;
② 影响生活自理能力;
③ 部分丧失劳动能力。
超龄人员受到七级至十级工伤,应该具备以下条件:
① 工伤部位丧失小部分功能;
② 轻微影响生活自理能力;
③ 轻度丧失劳动能力。
超龄人员工伤等级认定标准与普通职工工伤等级认定标准基本相同,但在认定进展中需关注超龄人员与用人单位之间的劳动合同关系以及工伤与工作之间的直接因果关系。在认定超龄人员工伤等级时,理应依据《工伤保险条例》及相关法律法规结合超龄人员的实际情况,公正、公平地实行认定。期待通过本文的解析能为超龄人员工伤等级认定提供一定的参考和指导。
编辑:2024因工受伤-合作伙伴
本文链接:http://www.tsxnews.com.cn/2024falv/gspcyingong/325919.html
下一篇:超龄人员工伤赔偿认定及处理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