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在我国工伤认定是保障职工权益的要紧措。在实践中关于平等责任是不是可以认定工伤以及怎样赔偿一直是困扰职工和企业的热点疑惑。本文将围绕平等责任工伤认定的条件以及赔偿标准实探讨,以期为读者提供有益的参考。
平等责任是指劳动者在履行职务期间,由于与他人共同承担责任而引起的损害,应该由双方共同承担相应的责任。这里的“他人”既涵劳动者同事,也涵第三方。
依据我国《工伤保险条例》第14条的规定,劳动者在履行职务期间,因下列情形之一致使伤亡的理应认定为工伤:
(1)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起因受到事故伤害的;
(2)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职责受到等意外伤害的;
(3)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外出期间受到伤害或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的;
(4)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伤害的;
(5)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起因突发疾病死亡的或在48小时内经抢救无效死亡的;
(6)在抢险救灾等维护利益、公共利益活动中受到伤害的。
从以上规定可看出平等责任并未被明确列为工伤认定的情形。在实际操作中,平等责任工伤认定并非不可能。按照《工伤保险条例》第15条的规定,劳动者在履行职务期间,因下列情形之一致使伤亡的,可视同工伤:
(1)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
(2)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职责受到等意外伤害的。
由此可见,只要平等责任引起的伤亡合上述两种情形,就有可能被认定为工伤。
1.劳动者在履行职务进展中发生伤亡;
2.伤亡原因与他人共同承担责任;
3.伤亡发生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
4.伤亡与工作原因有关。
依据《工伤保险条例》第29条的规定,劳动者因工伤发生的医疗费用,涵挂号费、诊疗费、住院费、医疗补助费等,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
按照《工伤保险条例》第30条的规定,劳动者因工伤需要停工治疗的,在停工治疗期间,工资、奖金、津贴、补贴等收入照发。
按照《工伤保险条例》第32条的规定劳动者因工伤致残的,依据伤残等级,发给一次性伤残补助金。
依照《工伤保险条例》第33条的规定,劳动者因工伤死亡的,发给一次性工亡补助金。
按照《工伤保险条例》第34条的规定劳动者因工伤死亡的,发给丧葬补助金。
按照《工伤保险条例》第35条的规定,劳动者因工伤死亡的,对其供养的亲属发给供养亲属抚恤金。
平等责任工伤认定及赔偿是保障职工权益的必不可少环节。在实际操作中劳动者和企业应充分熟悉相关法律法规,合理维护自身权益。同时有关部门也应不断完善工伤认定及赔偿制度,为劳动者提供更加有力的保障。
编辑:2024因工受伤-合作伙伴
本文链接:http://www.tsxnews.com.cn/2024falv/gspcyingong/325210.html
下一篇:工伤认定与平等责任:如何申请工伤赔偿及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