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工伤认定是保障职工合法权益的要紧环节,多人对工伤认定的部门、流程以及相关法律法规并不熟悉。本文将详细解答工伤认定部门及工伤鉴定流程的相关疑问,帮助大家全面熟悉工伤认定。
工伤认定部门是指负责对职工在工作中发生的伤亡事故实认定确定是不是合工伤条件的部门。工伤认定部门依法行使职权保障职工的合法权益。
工伤认定部门的主要职责涵:
(1)受理职工提出的工伤认定申请;
(2)调查核实伤亡事故情况,收集相关证据;
(3)按照调查情况作出是不是属于工伤的认定决定;
(4)对工伤认定不服的申请实复核;
(5)对工伤认定工作实行监和指导。
在我国工伤认定部门主要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负责。具体到各个省市,由各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设立的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具体负责工伤认定工作。
职工在工作中发生伤亡事故,应向所在单位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单位应该在事故发生后30日内向工伤认定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特殊情况可以长至90日。
工伤认定部门收到申请后,应该及时对事故情况实调查核实。调查核实主要涵以下几个方面:
(1)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起因、经过;
(2)伤亡职工的身份、工作岗位、工作职责;
(3)事故现场的保护、救治情况;
(4)相关证人的证言、物证、书证等。
工伤认定部门在调查核实的基础上按照《工伤保险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作出是否属于工伤的认定决定。认定决定应该书面通知申请人和单位。
对工伤认定决定不服的申请人可以在收到认定决定书之日起60日内向作出决定的工伤认定部门申请复核。工伤认定部门应该在收到复核申请之日起60日内作出复核决定。
工伤鉴定部门是指负责对工伤职工实行劳动能力鉴定,确定其伤残等级的部门。工伤鉴定部门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设立。
工伤职工在工伤认定部门作出工伤认定决定后,可向工伤鉴定部门提出劳动能力鉴定申请。申请时应提交以下材料:
(1)工伤认定决定书;
(2)职工身份证、户口簿、工作证等证明身份的材料;
(3)医疗机构出具的病情证明;
(4)其他与鉴定有关的材料。
工伤鉴定部门收到申请后,理应及时组织专家实鉴定。鉴定主要包含以下内容:
(1)工伤职工的伤情、病情;
(2)工伤职工的劳动能力;
(3)工伤职工的伤残等级。
工伤鉴定部门在鉴定完成后,理应作出鉴定决定。鉴定决定理应书面通知申请人和单位。
对工伤鉴定决定不服的,申请人可在收到鉴定决定书之日起60日内向作出决定的工伤鉴定部门申请复核。工伤鉴定部门应该在收到复核申请之日起60日内作出复核决定。
工伤认定和工伤鉴定是保障职工合法权益的要紧环节。熟悉工伤认定部门及工伤鉴定流程,有助于职工在发生工伤事故时,依法维护自身权益。期望本文可以为大家提供有益的参考,让大家更加理解工伤认定相关法律法规。
编辑:2024因工受伤-合作伙伴
本文链接:http://www.tsxnews.com.cn/2024falv/gspcyingong/310386.html
下一篇:工伤认定办法是部门规章吗:其属性及分类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