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代社会工伤保险制度为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发挥了关键作用。在工伤认定期间,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难免会出现争议。对工伤认定的不服,劳动者可通过复议诉讼途径来维护本人的权益。本文将围绕工伤认定不服的复议诉讼期限与时效规定,探讨相关法律法规的具体内容以期为劳动者提供有益的参考。
工伤认定是工伤保险制度中的关键环节,关乎劳动者的切身利益。在实际操作中劳动者对工伤认定结果不服的情况时有发生。为了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我国法律法规规定了工伤认定不服的复议诉讼途径。本文将从对认定工伤复议诉讼的规定、期限、时效等方面实行详细阐述帮助劳动者更好地理解和运用相关法律法规。
依照《工伤保险条例》和《行政诉讼法》的相关规定劳动者对工伤认定不服的,可以依法向作出工伤认定决定的行政部门申请行政复议,对行政复议决定不服的,能够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1)工伤认定不服的申请行政复议。劳动者在收到工伤认定决定书之日起60日内,可向作出决定的行政部门申请行政复议。行政复议机关应该自收到复议申请之日起60日内作出复议决定。
(2)工伤认定不服的提起行政诉讼。劳动者对行政复议决定不服的,能够在收到复议决定书之日起15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工伤认定不服的复议诉讼期限分为两个阶:
1. 行政复议期限:劳动者在收到工伤认定决定书之日起60日内,可向作出决定的行政部门申请行政复议。
2. 行政诉讼期限:劳动者对行政复议决定不服的,能够在收到复议决定书之日起15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工伤认定复议是指劳动者对工伤认定决定不服,向作出决定的行政部门申请重新审查的过程。在工伤认定复议期间,行政部门应该全面审查案件事实、证据和适用法律,保证复议决定的公正、合法。
(1)工伤认定复议的申请。劳动者在收到工伤认定决定书之日起60日内,能够向作出决定的行政部门申请行政复议。
(2)工伤认定复议的决定。行政部门理应在收到复议申请之日起60日内作出复议决定。如遇特殊情况,经批准能够长,但长期限最长不得超过30日。
对工伤认定不服的复议诉讼期限涵:
1. 复议期限:劳动者在收到工伤认定决定书之日起60日内,能够向作出决定的行政部门申请行政复议。
2. 诉讼期限:劳动者对行政复议决定不服的可在收到复议决定书之日起15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工伤认定复议时效是指劳动者在法定期限内未申请行政复议或提起行政诉讼,致使其丧失请求行政部门重新审查或人民法院审理的权利。
(1)工伤认定复议时效的起算。工伤认定复议时效自劳动者收到工伤认定决定书之日起计算。
(2)工伤认定复议时效的中断。在工伤认定复议时效期间劳动者因正当理由未能申请行政复议或提起行政诉讼的,可申请长时效。正当理由涵:劳动者因疾病、不可抗力等起因无法行使权利。
劳动者在工伤认定进展中理应充分熟悉相关法律法规,依法维护本人的合法权益。在面临工伤认定不服的情况时,及时申请行政复议或提起行政诉讼,是保障劳动者权益的有效途径。期望通过本文的阐述,能为劳动者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启示。
编辑:2024因工受伤-合作伙伴
本文链接:http://www.tsxnews.com.cn/2024falv/gspcyingong/298223.html
下一篇:工伤责任划分:50%责任是否构成工伤及如何认定工伤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