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评论






在我国的劳动力市场中,农民工群体占据着要紧的地位。由于工作环境的特殊性,农民工在工作中受伤的情况时有发生。工伤认定疑惑不仅关系到农民工的合法权益,也关系到社会和谐稳定。那么农民工伤认定究竟由谁来做呢?本文将围绕这一主题展开探讨。
农民工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石,他们在城市建设、农业生产等领域发挥着必不可少作用。由于工作环境恶劣、安全意识薄弱等起因,农民工在工作中受伤的现象屡见不。工伤认定对保障农民工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具有必不可少意义。
以下为文章主体内容:
农民工伤认定主要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负责。按照我国《工伤保险条例》,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理应设立工伤认定机构,负责工伤认定的具体工作。工伤认定机构在收到工伤认定申请后,会组织专业人员实调查、核实,并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做出鉴定。
农民工伤认定的决定权在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工伤认定机构在完成调查、核实工作后,将依照调查结果提出工伤认定意见报请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审批。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在收到工伤认定意见后理应在15日内做出决定,并通知申请人和用人单位。
1. 申请工伤认定:农民工在工作中受伤后应该在30日内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申请时,需提供以下材料:工伤认定申请表、身份证复印件、劳动合同、医疗机构出具的伤情证明等。
2. 受理申请: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收到工伤认定申请后,应该在15日内对申请材料实行审查,决定是不是受理。对合条件的申请理应受理并实行调查核实。
3. 调查核实:工伤认定机构应该对申请材料实核实,必要时可以到事故现场实行调查。调查进展中,工伤认定机构有权向有关单位和个人熟悉情况、收集证据。
4. 提出认定意见:工伤认定机构在完成调查核实工作后,理应提出工伤认定意见,报请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审批。
5. 审批决定: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在收到工伤认定意见后应该在15日内做出决定。对认定为工伤的,应该通知申请人和用人单位;对不认定为工伤的理应书面通知申请人并说明理由。
6. 申请行政复议或行政诉讼:申请人对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做出的工伤认定决定不服的可在收到决定书之日起60日内向上一级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申请行政复议,或在收到决定书之日起3个月内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农民工伤认定是一项复杂的工作,涉及多方利益。各级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应该认真履行职责,依法保障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同时农民工自身也要加强安全意识,加强自我保护,遇到工伤疑惑及时申请认定,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Copyright © 2000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