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取城镇居民养老保险与工伤认定的法律探讨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养老保险制度不断完善越来越多的城镇居民在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后,开始享受养老保险待遇。在实际生活中,若干退休人员仍在继续工作,这就涉及到一个疑惑:领取城镇居民养老保险的人员是不是还能被认定为工伤?本文将从法律法规、案例分析和具体情形三个方面,探讨领取城镇居民养老保险认定工伤的难题。
一、法律法规
依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关于实〈工伤保险条例〉若干疑问的意见(二)》,达到或超过法定退休年龄的人员仍然有可能被认定为工伤。具体而言,有两种情况:
1. 已领取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超龄务工人员,倘若建设工程单位已通过项目参保形式为该类务工人员参加工伤保险,可认定工伤。
2. 超过法定退休年龄,领取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人员在福建可认定工伤。
这表明在特定情况下,领取城镇居民养老保险的人员仍然具备工伤认定的资格。
二、案例分析
以下以福建福州的一起案例为例分析领取城镇居民养老保险认定工伤的具体情况。
案例:先生是福建福州区某物流公司员工,已领取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在一次工作中,先生不受伤,造成伤残。原告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被告赔偿伤残抚恤金108000元,伤残补助金10800元,工伤津贴1200元护理费600元,鉴定费200元医疗费54741元,合计1262741元。
法院审理认为,先生虽然已领取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但其在工作中受到的伤害合工伤认定的条件,由此判决被告赔偿原告各项费用。
三、具体情形分析
在实际操作中,以下几种情形可能造成领取城镇居民养老保险的人员被认定为工伤:
1. 用人单位已为超龄务工人员缴纳工伤保险费。在这类情况下即使劳动者已领取城镇居民养老保险,仍可以认定为工伤。
2. 劳动者在工作中受到的伤害合《工伤保险条例》规定的工伤认定条件。例如,劳动者在工作中因意外事故受伤,或因职业病引发伤残等。
3. 劳动者虽然已达到法定退休年龄,但仍在工作且用人单位未为其缴纳工伤保险费。在这类情况下,劳动者在工作中受到的伤害,仍能够认定为工伤。
需要留意的是,以下几种情况不认定为工伤:
1. 已经达到或超过法定退休年龄的人员除非用人单位已为其缴纳工伤保险费,否则不认定为工伤。
2. 劳动者因个人起因引发伤害如自杀、犯罪等。
3. 劳动者在非工作时间、非工作场所受到的伤害。
四、结论
领取城镇居民养老保险的人员在特定情况下仍有可能被认定为工伤。具体是不是认定为工伤,需要依照实际的劳动关系、工伤发生的情况以及相关法律法规实行综合判断。在实际操作中,劳动者应该理解本身的权益,用人单位也理应依法为员工缴纳工伤保险费,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得到保障。同时各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应该加强对工伤认定工作的监和指导,确信工伤认定工作的公平、公正、公开。
- 2024因工受伤丨颅骨缺损能认定工伤几级
- 2024因工受伤丨颅内损伤能认定工伤等级么
- 2024因工受伤丨颅内动脉瘤能认定工伤吗
- 2024伤残丨颅内出血认定工伤为几级
- 2024工伤丨颅内出血能认定工伤吗
- 2024因工受伤丨认定工伤拿什么资料
- 2024因工受伤丨认定工伤后不予认定
- 2024伤残丨认定工伤可以治疗多久呢
- 2024因工受伤丨认定工伤去找哪个部门
- 2024伤残丨认定工伤下来了怎么拿钱
- 2024因工受伤丨颈椎挫伤可以认定工伤吗
- 2024因工受伤丨颈椎挫伤可认定工伤吗
- 2024因工受伤丨颈椎曲度反能认定工伤吗
- 2024伤残丨颈椎椎管狭窄认定工伤很难
- 2024伤残丨颈椎椎间盘突出认定工伤
- 2024工伤丨颈椎病上班摔伤可以认定工伤吗
- 2024因工受伤丨颈椎病什么情况能认定工伤
- 2024因工受伤丨颈椎病可以认定工伤不
- 2024伤残丨颈椎病可以认定工伤么
- 2024因工受伤丨颈椎病可以认定工伤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