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行业资讯 > > 正文
2024 10/ 25 05:28:42
来源:网友苍

认定工伤后对方不赔

字体:

认定工伤后对方不赔偿:劳动者怎样去

一、引言

工伤事故是劳动者在工作中可能遇到的一种意外,我国相关法律法规明确规定了工伤认定和赔偿的标准。在实际操作中,部分用人单位在工伤认定后拒绝赔偿使得劳动者权益受到损害。本文将围绕工伤认定后对方不赔偿的情况,探讨劳动者怎样去 。

二、工伤认定及赔偿概述

1. 工伤定义

工伤,全称为工伤事故,是指在工作进展中因意外或突发状况致使的伤害。依据我国相关法律法规工伤受害者有权获得相应的赔偿。

2. 工伤认定

工伤认定是保障劳动者权益的关键法律制度。在我国,工伤认定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负责,工伤认定决定的作出时间为受理工伤认定申请之日起60日内。

三、工伤认定后对方不赔偿的起因

1. 用人单位逃避责任

部分用人单位为了逃避责任,故意拖或不履行工伤赔偿责任。

2. 劳动者 意识薄弱

若干劳动者对工伤赔偿的相关法律法规理解不足, 意识薄弱,造成在工伤认定后无法及时采纳有效措。

认定工伤后对方不赔

四、劳动者 措

1. 协商

(1)友好协商:劳动者可首先尝试与用人单位实行友好协商,邀请第三方参与谈判,寻求合理的赔偿方案。

(2)协商不成:假若协商不成,劳动者可采用以下措:

2. 劳动仲裁

(1)申请劳动仲裁:劳动者可以向用人单位所在地或是说劳动合同履行地的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仲裁。

(2)仲裁程序:劳动仲裁委员会受理案件后,将依法实行审理。在仲裁进展中,劳动者可以需求用人单位支付赔偿金。

3. 法律援助

(1)寻求法律援助:假使劳动者在 进展中遇到困难可寻求法律援助。

(2)法律援助途径:劳动者可向法律援助机构申请法律援助,也能够通过律师提供服务。

五、案例分析

以下为一起工伤认定后对方不赔偿的案例:

案例一:某工厂工人李某在工作中不受伤,经认定为工伤。用人单位拒绝支付赔偿金。李某在寻求法律援助后,向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仲裁,最成功获得了赔偿。

六、结论

工伤认定后对方不赔偿,劳动者应该积极选用措维护本人的权益。劳动者应与用人单位实友好协商争取达成赔偿协议。要是协商不成,劳动者能够申请劳动仲裁,甚至寻求法律援助。在 期间,劳动者要充分熟悉相关法律法规,加强本人的 意识,以便更好地维护本身的合法权益。

工伤认定后对方不赔偿,劳动者有权通过法律途径追求自身的权益。在现实生活中劳动者应该增强法律意识学会运用法律武器保护本身。同时用人单位也理应严格遵守法律法规切实保障劳动者权益,共同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

精彩评论

头像 2024-10-25
工伤老板不赔钱怎么办 工伤后老板不赔偿,劳动者可以向用人单位所在地或者劳动合同履行地的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仲裁。(如果不是劳动关系,而是劳务关系的,直接向法院起诉人身损害赔偿。) 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会在受理工伤认定申请之日起60日内作出工伤认定的决定。
头像 飙车大撒把 2024-10-25
工伤后老板拖着不赔偿,可以采取以下措: 协商:首先可以与用人单位进行协商,要求其按照相关法律规定进行赔偿。如果协商不成。
头像 菲凡 2024-10-25
工伤已经认定但老板不愿意赔偿,您可以采取以下方式 : 友好协商 您可以首先尝试与老板进行友好协商,邀请第三方参与谈判,寻求合理的赔偿方案。如果用人单位未按规定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工伤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可以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起1年内,直接向用人单位所在地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头像 静婷 2024-10-25
工伤认定与赔偿概述工伤,全称为工伤事故,是指在工作过程中因意外或突发状况导致的伤害。根据我国相关法律法规,工伤受害者有权获得相应的赔偿。然而。
头像 肥肥猫 2024-10-25
协商不成,劳动者到公司所在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主张公司支付赔偿金。首先,可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仲裁。这是法定的前置程序。接下来华律网小编整理了相关的一些知识,供大家参考一下,一起来看看内容吧。
头像 云弟 2024-10-25
在我国,工伤认定是保障劳动者权益的关键法律制度。在现实生活中,部分公司在工伤认定后却拒绝赔偿,使得劳动者面临巨大的经济压力和生活困境。
头像 雄霸天下 2024-10-25
前款规定的仲裁时效,因当事人一方向对方当事人主张权利,或者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或者对方当事人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从中断时起,仲裁时效期间重新计算。工伤对方不愿意赔偿时,可以采取以下措来维护自己的权益。 确认劳动关系及工伤认定 首先应确认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即便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
【纠错】 【责任编辑:网友苍】
阅读下一篇:

Copyright © 2000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辽B2-2014000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