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定工伤后用人单位赔偿不可忽视的责任与权益保障
导语:工伤认定是保障职工权益的必不可少环节一旦职工被认定为工伤用人单位需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本文将围绕工伤认定后用人单位的赔偿责任以及职工在工伤期间应享有的权益保障实行探讨。
正文:
一、工伤认定后用人单位的赔偿责任
1. 工伤赔偿的基本原则
工伤赔偿遵循“无过错责任原则”即只要职工因工作起因受到伤害无论用人单位是不是存在过错,都应承担赔偿责任。这一原则体现了对职工权益的倾斜保护,旨在保障职工在遭受工伤时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和补偿。
2. 用人单位已缴纳工伤保险费的情况
若是用人单位已经依法为职工缴纳了工伤保险费,那么在职工发生工伤事故后,部分赔偿项目将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即便如此,用人单位仍需承担以下赔偿项目:
(1)治疗工伤期间的工资福利:职工治疗工伤期间,用人单位需依照原工资标准支付工资福利。
(2)每月可领取的伤残津贴:职工因工伤引起残疾,按照伤残等级,可领取相应的伤残津贴。
(3)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五级至十级伤残职工与用人单位解除或止劳动合同后,可领取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
3. 用人单位未缴纳工伤保险费的情况
假若用人单位未依法为职工缴纳工伤保险费,那么在职工发生工伤事故后,用人单位需承担全部的赔偿责任。用人单位还需支付滞纳金、罚款等费用。
二、工伤后遗症的定义与赔偿
工伤后遗症是指在员工因工作原因遭受意外伤害后,所引起的长期并发症和后遗症,涵但不限于:骨折愈合不良、神经损伤、职业病等。对工伤后遗症的赔偿用人单位同样需承担相应责任。
1. 骨折愈合不良:职工因工伤引起骨折如骨折愈合不良,用人单位需承担治疗费用及伤残赔偿。
2. 神经损伤:职工因工伤致使神经损伤,用人单位需承担治疗费用及伤残赔偿。
3. 职业病:职工因工作原因患上职业病,用人单位需承担治疗费用、伤残赔偿及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
三、工伤期间单位能否少发工资
工伤期间,用人单位不得减少职工工资。按照《工伤保险条例》规定,职工因工伤需要暂停工作接受工伤治疗的,在治疗期间,用人单位应遵循原工资标准支付工资福利。职工治疗工伤期间,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
四、结论
认定工伤后,用人单位需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这不仅是对职工权益的保护,也是对用人单位履行社会责任的体现。在工伤认定期间,用人单位应积极配合,保证职工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和补偿。同时职工在工伤期间享有的权益保障也不容忽视。只有用人单位和职工共同努力才能构建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实现共同发展。
(注:本文依据我国相关法律法规及政策编写,仅供参考。)
- 2024伤残丨认定工伤后单位注销的
- 2024工伤丨认定工伤后单位注销
- 2024因工受伤丨认定工伤后单位有赔偿吗
- 2024伤残丨认定工伤后单位是怎么赔偿
- 2024因工受伤丨认定工伤后单位是否赔偿
- 2024工伤丨认定工伤后单位报销费用吗
- 2024因工受伤丨认定工伤后不予认定
- 2024伤残丨认定工伤可以治疗多久呢
- 2024因工受伤丨认定工伤去找哪个部门
- 2024伤残丨认定工伤下来了怎么拿钱
- 2024伤残丨认定工伤后厂里拒赔怎么办
- 2024伤残丨认定工伤后厂里有权开除吗
- 2024因工受伤丨认定工伤后去世
- 2024因工受伤丨认定工伤后去仲裁
- 2024工伤丨认定工伤后去厂里找谁
- 2024伤残丨认定工伤后去厂里找谁签字
- 2024因工受伤丨认定工伤后去厂里找谁赔偿
- 2024工伤丨认定工伤后去哪报销
- 2024伤残丨认定工伤后去哪申请赔偿
- 2024工伤丨认定工伤后去哪要赔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