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撞怎么认定工伤责任划分——基于《工伤保险条例》与相关法律规定的探讨
导语:在现代社会交通事故频发多从业人员在上下班途中或工作期间不遭遇车祸。那么在交通事故中怎样认定工伤责任划分呢?本文将结合《工伤保险条例》和相关法律规定对被撞认定为工伤的情形及责任划分实行详细分析。
一、工伤认定的基本概念与法律规定
1. 工伤认定的基本概念
工伤是指从业人员在从事职业活动中因工作起因受到的伤害。工伤认定是指社会保险行政部门依法对从业人员所受伤害是不是属于工伤的认定。
2. 相关法律规定
《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对工伤认定实行了明确规定其中第十四条规定了从业人员在以下情况下受到伤害的应该认定为工伤:
(1)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起因受到事故伤害的;
(2)在工作时间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等意外伤害的;
(3)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职业病危害的;
(4)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或是说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事故伤害的;
(5)法律、法规规定应该认定为工伤的其他情形。
二、被撞认定为工伤的情形
1. 上下班途中发生的交通事故
依据《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第(六)项规定,从业人员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伤害的,应该认定为工伤。具体对于,以下几种情形可能被认定为工伤:
(1)在规定的上下班时间内,从业人员在必经路线上发生的交通事故;
(2)从业人员在上下班途中,因工作原因不得不绕行的路线发生的交通事故;
(3)从业人员在上下班途中,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发生的交通事故;
(4)从业人员在上下班途中,驾驶非机动车发生的交通事故。
2. 工作时间内发生的交通事故
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从业人员因工作原因受到交通事故伤害的,也应该认定为工伤。以下几种情形可能被认定为工伤:
(1)在工作时间内,从业人员因工作任务需要外出办事,途中发生的交通事故;
(2)在工作场所内从业人员因工作原因受到的交通事故伤害。
三、工伤责任划分
1. 工伤责任划分的基本原则
工伤责任划分,是指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按照工伤事故的具体情况,确定从业人员所受伤害的责任归属。工伤责任划分的基本原则如下:
(1)从业人员在工伤事故中无责任的,由用人单位承担全部责任;
(2)从业人员在工伤事故中有责任的,依照责任大小,由用人单位和从业人员共同承担;
(3)从业人员在工伤事故中非主要责任的,由用人单位承担主要责任;
(4)从业人员在工伤事故中主要责任的,由用人单位承担次要责任。
2. 工伤责任划分的具体情形
以下几种情形,工伤责任划分的具体如下:
(1)在上下班途中,从业人员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伤害的,由用人单位承担全部责任;
(2)在工作时间内,从业人员因工作原因受到交通事故伤害的,由用人单位承担全部责任;
(3)在交通事故中从业人员本人承担主要责任的,用人单位承担次要责任;
(4)在交通事故中,从业人员本人承担次要责任的,用人单位承担主要责任。
四、结论
在交通事故中,工伤认定的关键在于从业人员是否在上下班途中或工作时间内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伤害。依照《工伤保险条例》和相关法律规定,从业人员在上述情况下受到伤害的,理应认定为工伤。在工伤责任划分方面,理应按照从业人员在工伤事故中的责任大小,由用人单位和从业人员共同承担。通过明确工伤责任划分,有助于保障从业人员合法权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注:本文为示例性文章,仅供参考。)
- 2024因工受伤丨被撞怎么认定工伤等级伤残
- 2024因工受伤丨被撞怎么认定工伤等级
- 2024工伤丨被撞怎么认定工伤伤残赔偿
- 2024伤残丨被撞怎么认定工伤伤残等级
- 2024伤残丨被撞怎么认定工伤伤残标准
- 2024工伤丨被撞怎么认定工伤伤残几级
- 2024伤残丨被撞怎么认定工伤伤残
- 2024伤残丨被撞怎么认定工伤
- 2024工伤丨被撞对方全责能认定工伤吗
- 2024因工受伤丨被撞后没事可以认定工伤么
- 2024因工受伤丨被气心脏病认定工伤
- 2024伤残丨被烫伤能不能认定工伤
- 2024伤残丨被电击认定工伤
- 2024因工受伤丨被电击认定工伤的标准
- 2024因工受伤丨被电击认定工伤赔偿标准
- 2024伤残丨被电动车撞伤认定工伤
- 2024伤残丨被电动车撞伤认定工伤吗
- 2024伤残丨被电瓶撞了能认定工伤吗
- 2024伤残丨被电瓶车撞了怎么认定工伤
- 2024工伤丨被电车撞了能认定工伤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