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伤认定后辞职了还能得到赔偿吗及应对措
一、引言
在我国,工伤保险制度是为了保障职工在工作中遭受事故伤害或患职业病后,可以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和赔偿。在实际操作中,多工伤职工在工伤认定后选择了辞职,那么他们是不是还能得到赔偿呢?本文将围绕这一疑惑实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应对措。
二、工伤认定后辞职了还能得到赔偿吗
1. 工伤赔偿的基本原则
工伤赔偿遵循以下原则:一是无过错原则,即无论工伤事故的责任在谁只要职工因工受伤,都有权获得赔偿;二是补偿原则,即赔偿金额应与工伤职工所受损失相当;三是及时原则即赔偿应在工伤发生后及时支付。
2. 工伤认定后辞职的赔偿难题
按照我国《工伤保险条例》规定,工伤职工在工伤认定后辞职的,仍享有工伤保险待遇。具体而言:
(1)工伤医疗待遇:工伤职工在工伤认定后辞职仍有权享受工伤医疗待遇,包含医疗费用、住院伙食补助费、护理费等。
(2)伤残待遇:工伤职工在工伤认定后辞职,依据伤残等级有权享受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等。
(3)工亡待遇:工伤职工在工伤认定后辞职,如因工死亡,其家属有权享受一次性工亡补助金、丧葬费等。
三、应对措
1. 增强工伤职工的法律意识
工伤职工应升级本身的法律意识,熟悉工伤赔偿的相关政策法规,以便在辞职后可以合理维护本人的权益。
2. 及时办理工伤认定手续
工伤职工在发生事故后应尽快向所在单位提出工伤认定申请,以确信工伤赔偿权益的实现。
3. 保留相关证据
工伤职工在辞职前,应保留与工伤事故相关的证据,如事故报告、病历资料、证人证言等,以便在辞职后主张赔偿权益。
4. 选择合适的辞职时间
工伤职工在工伤认定后,可以选择在伤情稳定、赔偿权益得到保障的情况下辞职,以避免因辞职引起赔偿权益受损。
5. 咨询专业律师
工伤职工在辞职前可咨询专业律师,理解本人的权益和义务,以便在辞职期间避免不必要的损失。
四、结论
工伤认定后辞职的职工,仍享有工伤保险待遇。工伤职工在辞职进展中,应增进法律意识,保留相关证据,选择合适的辞职时间并咨询专业律师以维护本人的合法权益。同时用人单位和社会各界也应关注工伤职工的权益保障难题,共同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 2024工伤丨工伤认定后离职,离职补偿与工伤赔偿权益详解
- 2024工伤丨已被认定工伤后离职证明:员工离职手续及工伤待遇处理指南
- 2024工伤丨已认定工伤1级什么意思:工伤认定后操作指南与工伤待遇解析
- 2024伤残丨工伤一级伤残最新赔偿规定及详细标准解读
- 2024工伤丨工伤认定标准与流程:全面解析一级工伤认定及赔偿细节
- 2024伤残丨工伤认定一级赔偿多少钱:标准及每月每次赔偿金额解析
- 2024因工受伤丨最新官方工伤一级伤残赔偿标准及具体实细则解读
- 2024因工受伤丨已认定工伤一定能评残么为什么还不赔偿及何时做伤残鉴定
- 2024因工受伤丨工伤认定后,是否必然能够获得残疾等级评定?
- 2024工伤丨工伤认定与伤残鉴定流程解析:何时进行伤残鉴定及所需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