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言
工作期间受伤是职场中常见的疑惑熟悉工伤认定、等级划分以及赔偿标准和流程对维护职工权益具有要紧意义。本文将围绕工作期间受伤怎么样认定工伤及等级、赔偿标准和流程展开论述。
二、工作期间受伤怎样去认定工伤
1. 工伤定义
工伤是指在工作期间因工作起因受到的伤害或因工作起因引起的职业病。按照《工伤保险条例》规定工伤涵以下几种情形:
(1)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
(2)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等意外伤害的;
(3)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突发疾病死亡的;
(4)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的职业病;
(5)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2. 工伤认定程序
(1)职工或其近亲属向用人单位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2)用人单位在收到申请后15日内,向所在地的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3)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收到申请后,应该在15日内作出工伤认定决定;
(4)对工伤认定决定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是说提起行政诉讼。
三、工作期间受伤怎样去认定工伤等级
1. 工伤等级划分
依照《职工伤亡事故解决办法》和《工伤职工伤残等级鉴定标准》,工伤等级分为一级至十级,共十个等级。其中,一级为最重的工伤等级,十级为最轻的工伤等级。
2. 工伤等级鉴定程序
(1)职工发生工伤后由用人单位及时向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报告;
(2)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委托具有资质的医疗机构对工伤职工实伤残等级鉴定;
(3)医疗机构按照鉴定结果,出具伤残等级鉴定意见书;
(4)社会保险行政部门依据鉴定意见书,作出工伤等级鉴定决定。
四、工作期间受伤的赔偿标准和流程
1. 赔偿标准
(1)工伤医疗费:涵治疗工伤的医疗费用、复费用、住院伙食补助费等;
(2)工伤津贴:工伤职工停工留薪期间,由用人单位依照本人工资的一定比例支付工伤津贴;
(3)伤残补助金:按照工伤等级一次性支付伤残补助金;
(4)护理费:对于生活不能自理的工伤职工,依照一定标准支付护理费;
(5)一次性工亡补助金:对于因工死亡的职工,支付一次性工亡补助金;
(6)丧葬补助金:对于因工死亡的职工,支付丧葬补助金。
2. 赔偿流程
(1)职工发生工伤后,用人单位理应在30日内向社会保险行政部门申请工伤认定;
(2)社会保险行政部门作出工伤认定决定后,用人单位应该在15日内向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申请工伤保险待遇;
(3)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审核工伤保险待遇申请,合条件的,依照规定支付工伤保险待遇;
(4)职工对工伤保险待遇有异议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提起行政诉讼。
五、结语
工作期间受伤的工伤认定、等级划分以及赔偿标准和流程,对于维护职工权益具有必不可少意义。职工应该熟悉相关法律法规,遇到工伤难题时,及时选用行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同时用人单位理应履行社会责任,关心职工身体健,加强安全生产管理,预防工伤事故的发生。
- 2024工伤丨工伤认定 | 工作期间受伤如何申请工伤赔偿
- 2024伤残丨工伤认定全解析:工作期间如何判定、申请与赔偿指南
- 2024因工受伤丨工作期间怎么认定工伤事故等级及赔偿标准
- 2024伤残丨工伤认定标准:工作期间如何依据法规判定工伤情况
- 2024工伤丨工伤认定与赔偿全攻略:工作期间受伤如何申请赔偿及注意事项
- 2024伤残丨工作期间怎么认定工伤的等级及赔偿标准与工伤认定流程
- 2024伤残丨工伤事故赔偿指南:工作期间工伤赔偿标准与细则解析
- 2024伤残丨工伤认定及赔偿全攻略:工作期间受伤如何界定工伤与申请赔偿细节解析
- 2024伤残丨工作的时候工伤谁负责:赔偿鉴定及责任归属与工伤认定全解析
- 2024工伤丨工伤赔偿认定:工作期间如何准确判定工伤与索赔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