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行业资讯 > > 正文
2024 09/ 14 13:13:12
来源:零鬓袅

因公负伤认定程序:定义、详细流程及工资计算规定

字体:

一、引言

因公负伤是指在实行工作任务进展中,因工作起因受到的伤害。我国对因公负伤的认定和待遇有一套完善的程序和规定。本文将详细介绍因公负伤的定义、认定程序以及工资计算规定,帮助广大劳动者熟悉相关政策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二、因公负伤的定义

1. 因公负伤的定义:依据我国《工伤保险条例》规定因公负伤是指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起因受到的伤害。这里的“工作原因”包含工作进展中发生的意外事故、职业病等。

2. 因公负伤的范围:因公负伤的范围包含:

(1)工作进展中发生的意外伤害;

(2)职业病;

(3)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职责受到的伤害;

(4)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突发疾病死亡的,或是说在48小时内经抢救无效死亡的。

三、因公负伤认定程序

1. 报告事故

(1)单位理应在事故发生后24小时内向所在地的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报告。

因公负伤认定程序:定义、详细流程及工资计算规定

(2)单位应该及时将事故情况报告给劳动者所在地的社会保险经办机构。

因公负伤认定程序:定义、详细流程及工资计算规定

2. 受伤劳动者申请

(1)受伤劳动者理应在事故发生后30日内向单位提出因公负伤认定申请。

(2)劳动者可以委托他人代为提出申请。

因公负伤认定程序:定义、详细流程及工资计算规定

3. 单位审核

(1)单位理应在收到劳动者申请后15日内对申请材料实审核。

(2)单位审核同意的,理应在审核同意后5日内向所在地的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因公负伤认定申请。

4. 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认定

(1)社会保险行政部门理应在收到单位申请后60日内作出因公负伤认定决定。

因公负伤认定程序:定义、详细流程及工资计算规定

(2)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认为需要补充材料的,可须要单位在规定时间内补正。

(3)社会保险行政部门理应自收到补正材料之日起60日内作出认定决定。

5. 通知劳动者和单位

(1)社会保险行政部门理应将因公负伤认定决定通知劳动者和单位。

因公负伤认定程序:定义、详细流程及工资计算规定

因公负伤认定程序:定义、详细流程及工资计算规定

(2)劳动者和单位对认定决定不服的可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是说提起行政诉讼。

四、因公负伤工资计算规定

1. 工资计算基数

因公负伤工资的计算基数,一般以劳动者受伤前12个月的平均工资为基数。若劳动者受伤前工资低于当地更低工资标准的,遵循当地更低工资标准计算。

2. 工资计算期限

因公负伤工资的计算期限一般为劳动者受伤之日起至恢复工作或评定伤残等级之日的工资。

因公负伤认定程序:定义、详细流程及工资计算规定

3. 工资计算形式

(1)一次性支付:劳动者因公负伤,经评定伤残等级的,遵循伤残等级一次性支付因公负伤工资。

(2)按月支付:劳动者因公负伤未评定伤残等级的,遵循月工资标准支付因公负伤工资。

4. 工资支付主体

因公负伤工资由单位支付,单位破产、解散的,由社会保险基金支付。

因公负伤认定程序:定义、详细流程及工资计算规定

五、总结

因公负伤认定程序和工资计算规定是我国工伤保险制度的要紧组成部分。理解这些规定有助于劳动者在发生因公负伤时及时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在实际操作中,劳动者和单位都应严格遵循程序实行,确信因公负伤认定和待遇的公平、公正。同时我国和社会各界也应关注工伤保险制度的完善,为劳动者提供更加有力的保障。

【纠错】 【责任编辑:零鬓袅】

Copyright © 2000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辽B2-2014000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