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评论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剧,越来越多的老年人选择在退休后继续从事劳动以维持生活。在工作进展中,老年人因工受伤甚至工亡的情况时有发生。本文旨在探讨62岁工亡情况下的工伤认定标准与法律依据,以期为类似案件提供参考。
依据《工伤保险条例》的相关规定,工伤认定需要满足以下基本条件: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起因受到事故伤害或是说患职业病的。对超过法定退休年龄的劳动者,是不是可以认定为工伤存在一定的争议。
在实际操作中,对62岁工亡的情况,工伤认定的标准有以下几种:
(1)倘使交警部门出具的事故认定结论为员工个人承担事故的“主要责任”或“全部责任”,则不能认定为工伤。
(2)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上,突发疾病死亡或在48小时之内抢救无效死亡的,可以视同工伤。
(3)在抢险救灾等维护利益、公共利益活动中受到伤害的,能够视同工伤。
《劳动法》规定,六十岁以上的人群往往不再建立劳动关系。 他们在工作中受伤的情况不适用《工伤保险条例》中关于劳动关系的调整。
2. 《工伤保险条例》
《工伤保险条例》规定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才能享受工伤保险待遇。对超过法定退休年龄的劳动者,由于其已不具备法定劳动者资格不能购买工伤保险,也就无法享受工伤保险待遇。
北京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审结的一起行政案件为例,法院认为,陈一事发时已年满60周岁不能认定工伤。这表明在司法实践中,对于超过法定退休年龄的劳动者,一般不能认定为工伤。
以陈启明(陈先均儿子)向南海区人社局申请工伤认定案件为例陈先均发生事故时已年满60周岁已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按照《劳动法》及其实条例,陈先均不再具备法定劳动者资格,不能购买工伤保险,无法享受工伤保险待遇。 南海区人社局未认定陈先均为工伤,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
在62岁工亡情况下,工伤认定存在一定的争议。依照现行法律法规,超过法定退休年龄的劳动者,一般不能认定为工伤。在实际操作中,对于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上突发疾病死亡或在抢险救灾等活动中受到伤害的老年人,能够视同工伤。为保障老年人的合法权益建议相关部门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明确超过法定退休年龄的劳动者的工伤认定标准。同时用人单位也应加强对老年人的劳动保护减低工伤风险。
Copyright © 2000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