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伤认定是保障职工合法权益的要紧环节,一旦认定为工伤,职工就有权利享受相应的工伤保险待遇。工伤认定后,怎样去实劳动能力鉴定及伤残等级评定成为了多工伤职工关心的难题。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工伤认定后怎样实劳动能力鉴定及伤残等级评定的全攻略。
工伤认定决定书下来后,职工或其家属应向所在地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提交劳动能力鉴定申请。申请时需提供以下材料:
(1)工伤认定决定书;
(2)身份证、户口本、劳动合同等相关证明材料;
(3)医疗机构出具的工伤治疗病历、诊断证明等。
劳动能力鉴定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指定的劳动能力鉴定机构实。鉴定机构接到申请后应在15日内完成鉴定。
劳动能力鉴定主要涵以下环节:
(1)鉴定机构对工伤职工实现场调查,理解工伤情况;
(2)对工伤职工实医学检查,评估伤情;
(3)依照工伤职工的伤情和劳动能力损失程度,确定伤残等级。
鉴定机构应在鉴定结后15日内,向申请人和用人单位送达鉴定结论。鉴定结论分为以下几种:
(1)完全丧失劳动能力;
(2)大部分丧失劳动能力;
(3)部分丧失劳动能力;
(4)未丧失劳动能力。
工伤伤残等级评定标准分为一级至十级,具体标准如下:
1. 一级伤残:完全丧失劳动能力;
2. 二级伤残:大部分丧失劳动能力;
3. 三级伤残:大部分丧失劳动能力;
4. 四级伤残:部分丧失劳动能力;
5. 五级伤残:部分丧失劳动能力;
6. 六级伤残:部分丧失劳动能力;
7. 七级伤残:部分丧失劳动能力;
8. 八级伤残:部分丧失劳动能力;
9. 九级伤残:部分丧失劳动能力;
10. 十级伤残:未丧失劳动能力。
工伤伤残等级评定应在工伤职工治疗结后实行。治疗结是指工伤职工经过医疗机构治疗,病情稳定,可评定伤残等级。
工伤职工在评定伤残等级时应提供以下材料:
(1)工伤认定决定书;
(2)身份证、户口本、劳动合同等相关证明材料;
(3)医疗机构出具的工伤治疗病历、诊断证明等;
(4)鉴定机构需求的其他材料。
工伤伤残等级评定费用由用人单位承担。如用人单位不承担工伤职工可以向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申请强制实行。
工伤职工评定伤残等级后,可享受以下工伤保险待遇:
(1)一次性伤残补助金;
(2)伤残津贴;
(3)医疗费、住院伙食补助费、交通食宿费;
(4)辅助器具配置费;
(5)生活护理费。
工伤职工评定伤残等级后,可办理残疾证。残疾证是工伤职工享受各项待遇的凭证。
工伤认定后,劳动能力鉴定及伤残等级评定是保障工伤职工合法权益的要紧环节。职工和用人单位应依据规定程序实鉴定和评定,确信工伤职工得到应有的待遇。同时工伤职工在评定期间要积极配合,准备好相关材料以便顺利办理评定手续。期望本文能为工伤职工提供有益的指导。
编辑:2024工伤-合作伙伴
本文链接:http://www.tsxnews.com.cn/2024falv/gspcgongshang/3696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