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工伤认定是保障职工合法权益的关键环节而停工留薪待遇则是工伤职工在治疗复期间的基本保障。那么工伤认定后怎样去享受停工留薪待遇?本文将对相关政策及流程实行详细解读。
一、工伤认定后是不是才能享受停工留薪待遇?
在很多情况下,工伤认定完成后工伤职工才能享受停工留薪待遇。这是因为工伤认定是对职工所受伤害的性质、程度和起因的确认,只有认定为工伤,工伤职工才能依法享受相应的待遇。以下三个疑问均围绕这一主题展开:
1. 工伤认定后才享受停工留薪吗?
2. 工伤认定后才享受停工留薪期吗?
3. 工伤认定后才享受停工留薪待遇吗?
答案是肯定的。工伤认定是享受停工留薪待遇的前提条件。
二、工伤认定后怎么样享受停工留薪待遇?
工伤职工在发生工伤后,应及时向所在单位或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交工伤认定申请。申请材料涵:工伤认定申请表、受伤职工的身份证明、劳动合同、事故现场照片、医疗机构出具的诊断证明等。
工伤认定部门收到工伤认定申请后,将对提交的材料实审核。在审核期间,认定部门可能需要对事故现场实行勘查、询问相关人员等。工伤认定部门应在收到申请之日起15日内作出工伤认定决定。
工伤认定部门作出工伤认定结论后,应及时通知申请人和用人单位。认定为工伤的,工伤职工可以依法享受停工留薪待遇。
工伤职工在工伤认定结论通知后可以遵循以下流程享受停工留薪待遇:
(1)向用人单位提出停工留薪申请。工伤职工应向用人单位提交工伤认定结论通知、医疗机构出具的诊断证明等材料,并提出停工留薪申请。
(2)用人单位审核。用人单位收到工伤职工的停工留薪申请后应实审核。审核通过后,用人单位应依照和地方政策规定给予工伤职工停工留薪待遇。
(3)停工留薪待遇支付。停工留薪待遇包含:工伤职工治疗期间的工资、医疗费用、住院伙食补助费、交通住宿费等。用人单位应在每月发放工资时,将停工留薪待遇支付给工伤职工。
1. 停工留薪期限。工伤职工享受停工留薪待遇的期限,依据工伤职工的伤情和恢复情况确定。一般不超过12个月,特殊情况可长,但最长不得超过24个月。
2. 停工留薪待遇调整。工伤职工在治疗期间,如伤情发生变化,停工留薪待遇应实行调整。调整后的待遇依照新确定的伤情和待遇标准实行。
3. 工伤职工权益保障。工伤职工在享受停工留薪待遇期间,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如用人单位违反规定解除劳动合同工伤职工能够须要赔偿。
工伤认定后享受停工留薪待遇是工伤职工的基本权益。熟悉工伤认定政策及流程,有助于工伤职工更好地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在享受停工留薪待遇进展中,工伤职工应积极与用人单位沟通保障待遇的合理支付。同时用人单位也应依法履行责任,保障工伤职工的合法权益。
编辑:2024工伤-合作伙伴
本文链接:http://www.tsxnews.com.cn/2024falv/gspcgongshang/298572.html
下一篇:主张对方责任,能否索要误工费补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