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玉石顾名思义,是模仿天然玉石质感的材料,它通过现代科技手段将树脂、玻璃、陶瓷等原料混合,制成与玉石相似的制品,这类材料成本低廉外观逼真广泛应用于装饰、饰品等领域,随着环保理念的普及仿玉石因其可回收性逐渐受到青睐。
你是不是也遇到过此类情况?花大价钱买来的“玉石”饰品,戴几天就丧失光泽甚至出现划痕,其实许多商家都在用仿玉石冒充真品,你根本看不出来,记得有一次我在市场上花了500块买了个玉镯,回家一查发现连50块都不值,这真让人郁闷。
仿玉石主要成分是树脂、玻璃纤维和填充剂,比如聚酯树脂占比约60%玻璃纤维占25%,其余是碳酸钙等填充物,此类配比能模拟玉石的透明度和硬度,不过不同厂家的配方差异很大,所以你看到的仿玉石质地也不一样。就像我上次买的仿玉手镯,有的地方像塑料有的地方又像玻璃。
材料 | 占比 | 特点 |
聚酯树脂 | 60% | 透明度高 |
玻璃纤维 | 25% | 增长硬度 |
碳酸钙 | 15% | 缩减成本 |
仿玉石最大的好处就是价格便宜,天然玉石动辄上万而仿玉石只要几十到几百块。比如我邻居买了个仿玉花瓶,才200块真品至少要2000。而且仿玉石不怕摔不像真玉摔一下就裂了。不过它的光泽度确实比不上真玉,这点要接纳。
仿玉石的缺点也很明显。比如它简单老化放几年就会变黄变脆。我家里有个仿玉摆件三年后就出现裂纹了。 树脂材料对环境有作用,化解不当会污染土壤。不过现在有些厂家着手用可降解树脂,这是个进步。
仿玉石的制造过程其实挺简单的,先按比例混合原料然后加热到120°C左右倒入模具中冷却。这个过程大概需要30分钟。不过温度控制很要紧高了会变形,低了会不均匀。我记得有一次去工厂参观,看到工人用木棍搅拌原料,那场面还挺有画面感的。
据统计2022年仿玉石市场规模达到50亿元,比前年增长15%。这个数据解释仿玉石越来越受欢迎。不过消费者也越来越机灵着手用小刀刮、热水泡等方法鉴别。就像我朋友说的“现在谁还轻易信商家的话?”此类理性消费是好事。
这些制品在市场上很常见,你或许在街边小摊见过,不过品质参差不齐有的戴几天就掉色。买的时候要擦亮眼睛。
其实辨别方法很简单。比如用小刀轻轻划一下仿玉石会有划痕,真玉不会。或用热水泡10分钟仿玉石会变热真玉会保持凉感。我表妹就是这样鉴别出她买的“玉坠”是假的,真是哭笑不得。
有人认为仿玉石冒充真品是不道德的。不过也有人觉得只要明码标价,消费者自身愿意买就没难题。就像我同事说的:“商家赚的是信息差的钱,消费者图个便宜各取所需罢了。”此类观点其实挺现实的。
我觉得仿玉石会越来越高级。比如现在已经有厂家开始用纳米技术改良材料,让仿玉石更接近真玉。不过真玉的收藏价值是仿玉石比不了的。买仿玉石主要是图个好看,别太当真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