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评论

新石器时代的玉制器具,片状玉占绝大多数,也有少数筒状玉、管状玉。片状玉器中动物形象占很大比重,如红山文化遗址出土的玉龟、玉鸟、玉兽;筒状玉器如发箍呈马蹄形。这都是一些装饰器件,说明那时玉已成为人类美化生活、美化自己的珍贵物品。新石器时代的玉器,有纹饰的并不多见,像玉璧大多是素面,其他玉器也只是带有简洁的线条装饰纹。但少数作品的纹饰,非常精致,如人面纹、兽面纹是当时线纹组成的一部分。经出土考证,当时碾玉的工具主要为石具、也有鲨鱼牙和部分骨制工具。如图:玉器用料大部分是透闪石,阳起石软玉。

这件玉琮,虽然出土于四川省成都市的金沙遗址,却被专家们认定为是5000多年前的浙江良渚人所制造,这比金沙遗址的年代要早得多。这一令人惊讶的结论,主要基于两个方面的证据。首先,我们来谈谈玉质。金沙遗址中出土的玉器,其玉料往往透明度较低,硬度也不高,质地疏松多孔,容易吸附外部的金属离子和有机物。玉璧是古代最常见的玉器之一,新石器时代就已出现,迄今已有五千多年的历史。随着考古发掘的不断深入,出土玉璧的数量越来越多,类型也越来越丰富。从早期到晚期,玉璧的制作工艺在不断发展。在不同历史时期,玉璧在造型、纹饰等方面也呈现出不同特点。由于玉璧是古代最常见的玉器之一。

玉鹰 玉鹰两翅端部以猪首形象为鹰翅,腹部阴刻一八角星纹,这种纹样也出现在新石器时代众多陶器上。这件玉鹰可能为举行祭祀仪式时所用之物,鹰、猪、八角星纹集于一器,表现了先民崇尚万物有灵的宇宙观、原始的宗教信仰和极具想象力的创造精神。

新石器时代玉器介绍-红山玉 红山文化,距今已经有5000多年的悠久历史,它是我国北方地区最具特色的文化遗址。红山文化遗址中有大量的玉器出土,从这些出土的玉器中我们可以探寻一二。玉器的玉料 红山文化玉器选用的玉料主要是岫岩玉、深绿色玉、宽甸玉三大类。玉器的品种 红山文化玉器的品种主要是礼仪玉器、装饰玉器、玉生产工具。这件肥首大耳的玉猪龙出土于辽宁省朝阳市建平县牛河梁遗址,它较多地保留了猪的形象,是新石器时代红山文化的代表性器物之一,距今6500年至5000年。玉猪龙也是迄今所知最早的玉龙,极其珍贵,有‘华夏第一玉龙’的美称。”国庆假期,众多游客到郑州博物馆打卡“繁星盈天——百年百大考古发现展”。

仰韶文化属于新石器时期中期,其玉器尚处于我国玉文化“只几个石头磨过”的“小儿时代”,而大汶口文化距今约6500多年以前,其自身约有2000多年的发展历史。 大汶口文化主要分布在山东的中南部和江苏北部地区,其影响所及达河南中西部、安徽和山东的北部,最东一直到黄海之滨,遗址200多处,墓葬2000多座。

在新石器时代至商周、春秋战国的墓葬中,玉玦常作为耳饰,陪伴逝者长眠。而兴隆洼遗址4号墓中,一女童右眼眶内镶嵌的玉玦,则揭示了它作为另一种神秘用途的存在。古人佩戴玉玦,不仅象征着决断与勇气,更寄托了对未来的坚定信念。早期的玉玦,形态简约,小巧玲珑,多出土于人骨耳部;而兽形玦则形体粗壮。从原始质朴的“石玉”到宗教图腾的“神玉”,从有礼有制的“礼玉”,再到谦谦君子的“德玉”,玉器文化的发展一直没有间断过,成为整个民族文化的基石之一。 古人早在旧石器时代就认识了玉这类矿物,只不过当时它的形制、工艺、功能与一般石器并无明显差别。

继续探索玉器的奥秘,我们被其蕴藏的深厚故事和深远意义深深吸引。这些玉器,不仅是令人叹为观止的艺术珍品,更是历史的见证者,承载着古人的智慧与情感。每一件玉器都蕴含着其独特的生命历程和故事,等待着我们去细细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