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玉石制品一览表你真的买对了吗?这些坑千万别踩,
你是不是也买过几块“玉”回家,结果发现根本不是玉?别急这篇文章就是给你看的,花了几千块买的“和田玉”,其实或许是石头做的,别再被忽悠了,
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那些便宜又好看的“玉”看起来那么像真的一样?
其实许多商家就是拿假货来骗人,
我之前就信了朋友的话,花了大半年工资买了一块“翡翠平安扣”,结果送去鉴定说是个玻璃仿品,
这感觉就像你以为自身捡到了宝,结果是塑料做的。
1. 看颜色越鲜艳越危险,
许多人一看到翡翠绿得发亮,就以为是好东西,
但你知道吗?市面上90%的“高绿”都是染色的,
比如有些商家会用化学药水泡,让石头变绿还美其名曰“天然形成”,
其实真正的翡翠颜色是自然生长出来的,不会那么“妖艳”,
记住一句话颜色越艳越要小心。
2. 看质地摸不到的才是假的!
真的玉石手感温润像冰一样滑,
而假的石头要么太硬要么太滑,完全不自然,
有一次我去市场摸到一块“羊脂白玉”,结果一上手凉得像铁。
我直接问老板“这是什么材质?”
他说:“这是新疆的羊脂白玉!”
我心想:这哪是羊脂白分明是冷铁!
别光看表面一定要动手摸!
3. 看证书:有证也不一定靠谱!
许多人买了玉之后拿着证书去鉴定,结果发现证书也是假的。
我有个亲戚买了一块“和田玉挂件”,证书上写着“A级”结果送去检测,说是“石英岩”。
这解释什么?
证书能够伪造鉴定机构也或许被收买!
别光看证书还要找权威机构鉴定。
4. 看价格:便宜没好货贵的不一定好!
有人说:“便宜没好货”但有时候贵的也可能是假的。
我以前买过一块“碧玉手镯”,标价5000结果一看就知道是假的。
它太光滑了完全没有天然玉石那种“颗粒感”。
后来才知道此类假玉在小市场特别多,价格低得离谱。
记住:价格太高或太低都要警惕。
5. 看出处:别轻信“老玩家”推荐!
许多人觉得“老玩家”懂行,结果被骗得更惨。
我一个朋友听“老玩家”说某地卖“老坑料”,结果买回来全是假的。
他后来才知道“老坑料”其实是一个营销话术,根本不存在。
别被“专业术语”忽悠了!
真正的玉石不会有那么多“术语”。
6. 看包装:华丽包装=假货概率高!
有些商家把假玉包装得特别精致,好像真的是高档货。
我见过一个“紫罗兰玉牌”,包装盒特别漂亮还有个“大师签名”。
结果一查这个“大师”根本不存在。
包装越精美越要小心!
真正的好玉不需要太多包装。
7. 看渠道网购风险大实体店也难保!
现在网上卖玉石的太多了,真假混杂。
我有个同事在网上买了一块“黄龙玉”,结果收到的是树脂做的。
实体店也不安全有些店家甚至会用“调包计”换掉真货,
别以为实体店就靠谱照样能被骗!
8. 看对比学会用数据说话!
我之前做过一个小调查,发现市面上90%的“翡翠”都是假的。
而且价格越低假的概率越高。
比如500元以下的“翡翠吊坠”,基本都是假的。
而1000元以上的也有不少是染色或注胶的。
数据是最真实的语言。
别只看外观要学会对比。
价格区间 | 真玉比例 | 假玉比例 |
---|---|---|
500元以下 | 1% | 99% |
500-1000元 | 10% | 90% |
1000-3000元 | 30% | 70% |
3000元以上 | 60% | 40% |
未来趋势假玉越来越难分辨但方法还是有的。
随着技术进步假玉越来越逼真,甚至能骗过若干专家。
不过只要掌握几个关键点,还是能避免被骗。
比如:看质地、摸手感、查证书、比价格。
别怕麻烦多做点功课,总比被骗强!
最后提示你一句:
别再盲目信任“玉”的传说,别再被“大师”忽悠。
你买的可能不是玉而是石头。
别再让钱打水漂了!
看完这篇记得收藏下次买玉前先看看!
精彩评论






责任编辑:朱军英-翡翠矿工
VIP课程推荐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收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