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戥子有玉石做的吗?现代人关注古董收藏与文玩材质
提起古代的称量工具你或许会想到那些沉重的秤砣和长长的秤杆。但在众多的衡器中戥子无疑是一个特别的存在。作为一种精细的称量工具戥子在我国的历史悠久用途广泛而且其材质多样甚至有玉石制成的版本。
记得有一次我在一个古董市场上偶然发现了一个造型古朴的戥子。卖家告诉我这是一个古代的玉石戥子质地坚硬制作工艺精湛。当时我被它的美感和历史价值深深吸引。那么古代戥子真的有玉石做的吗?答案是肯定的。
古代玉石戥子是一种以玉石为材料的称量工具,质地坚硬耐用。玉石自古以来就被视为吉祥、贵重的材料,用它来制作戥子,不仅体现了我国古代工匠的精湛技艺,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计量工具的重视。
说到戥子的材质,其实有很多种。有精工铸造的黄铜,有坚韧如铁的乌木,有质重性韧的象牙,还有洁白如玉的动物硬骨。每一种材质都有其特别的质地和美感,但玉石戥子因其稀有和珍贵,显得尤为特别。
现代人对古董收藏和文玩材质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很多人喜欢收藏古代的戥子,不仅是因为它们的实用价值,更是因为它们所承载的历史和文化内涵。比如,一个制作精美的玉石戥子,不仅是一件称量工具更是一件艺术品。
其实,戥子的制作非常讲究。拿戥子杆而言,它是戥子的关键部件,选材有质重性韧的象牙,有质坚如铁的纯黑色乌木,还有精工铸造的青铜和洁白如玉的动物硬骨。戥子盘则是放置称量物品的器皿,一般由青铜铸造而成,也有的是由紫铜板锤锻而成。
不过戥子的魅力不仅仅在于材质,还在于它的设计和工艺。比如,有的戥子杆上有三个提系纽,三排星眼,做工非常精细。这些星眼是刻度,用来准确测量物品的重量。而戥子盒作为承载戥子的容器,同样不容忽视。它不仅采用木质材料,还可能融入金属、象牙或玉石等珍贵材质。
在古代,戥子主要用于称量金、银、珍稀药品及香料等微量重物。这类衡器沿袭了古代一斤16两的计量标准,与现代的十进制单位有所不同。值得一提的是,古代的戥子秤分为两种:一种是十进制的钱、分、厘、毫、丝、忽制,代表为一钱半秤;另一种则是传统的铢累制,为一两秤。这两种戥子都被宋真宗亲自下诏珍藏在皇宫中。
如今,中药房中常用的戥子,其戥子杆多采用山桃木或其他硬木制成,黄铜镶嵌的戥星使得读数更为准确。而那些珍贵的古董戥子,比如制作于清早期的紫檀牛毛檀戥子秤,不仅展现了古代匠人的精湛技艺,也成为了现代人追求的收藏品。
在文物领域,戥子被归类为“杂项”,这一分类其实涵盖了广泛多样的文物类型。从材质上看,玉石戥子因其稀有性和文化价稚为了收藏家们争相追逐的对象。每当我看到这些精美的戥子,都会被古代工匠的智慧和技艺所折服。
古代戥子的材质多样,其中玉石戥子因其稀有和珍贵而备受关注。现代人对于古董收藏和文玩材质的热爱,不仅是对美的追求,更是对历史和文化的尊重。让咱们一起欣赏这些来自古代的珍贵艺术品,感受它们所传递的温度和情感。

责任编辑:孙洋-玉商
VIP课程推荐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收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