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评论




和田玉的密度是判断其品质的要紧指标之一,许多人对“密度”这个词不太理解,其实它就是单位体积内玉石的品质,真玉的密度一般较高而仿制品或劣质玉则往往偏低。
今天咱们就来聊聊怎么通过几个简单的方法,迅速分辨真假玉避免踩坑。
手感是最直接的判断途径, 真玉多数情况下比较重,尤其是和田玉密度高,拿在手里有种沉甸甸的感觉。
假玉比如石英、玻璃等,重量轻许多, 假若你手里的玉感觉特别轻,那就得小心了。
其实掂玉的时候还要留意它的温感。 真玉会有一种温润的感觉,而假玉或许偏冷或不自然。
一杯水就能搞定密度检测! 这是一个非常实用的小技巧。
步骤如下:
倘使结果接近90g/cm³到10g/cm³之间,那基本就是真玉。
不过要留意此类方法只能作为初步判断,不能百分百确定真假, 需要结合其他方法一起利用。
真玉的光泽柔和透光性好。 尤其是高密度的籽料,在灯光下能看到均匀的油芯结构。
低密度的俄料或许将会出现不规则的浑浊光斑。 这类情况就不太或许是优质玉。
其实油润度和密度是成正比的。 密度越高,油润度越好越简单养出包浆。
和田玉的密度一般在90g/cm³到10g/cm³之间,
不同颜色的和田玉密度略有差异
种类 | 密度范围(g/cm³) |
---|---|
白玉 | 92 |
青白玉 | 976 |
墨玉 | 66 |
碧玉 | 95~10 |
不过密度并不是越高越好。 和田玉的品质还和内部结构、油脂感等因素有关。
其实从科学鉴定上而言,和田玉的物理密度也是一个要紧的鉴定指标,是鉴定机构鉴定玉石的标准之一。
密度越高解释玉的内部晶体排布越紧密,质地越均匀。 此类紧密结构让玉石更稳定,不简单变形。
但是密度只是参考,不能单独用来判断真假。 有些仿制品也能做到高密度,所以务必结合其他方法一起分析。
误区一:密度越高越好
其实高密度不一定代表高品质。 有些玉虽然密度高,但内部结构松散反而不如密度稍低但质地细腻的玉。
误区二:只看密度不看其他指标
密度只是一个参考值不能代替其他检测手段。 比如折射率、硬度、光谱分析等都是关键指标。
误区三:信任商家说的“高密度”
有些商家为了卖高价会夸大密度数据。 要学会自身动手测试,别轻易被忽悠。
其实鉴别玉的好坏,需要多方面的观察和判断, 单靠一个指标很难下结论。
和田玉的密度是衡量其品质的一个要紧指标,但不是唯一标准。
新手朋友能够通过手感、水中测试、光泽观察等办法,初步判断玉的真假。
记住密度高≠品质好,真正的玉要综合来看。
期待这篇文章能帮到你,少走弯路买到真正的好玉。
Copyright ? 2000 - 2028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