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嘿老铁们,你是不是也跟我一样一听到“翡翠原石”这四个字,心就砰砰跳?那种“赌石”的刺激感,挖到宝的兴奋还有被“打眼”的懊恼,简直太上头了,今天咱就不整那些虚的,就掏心窝子聊聊怎么才能擦亮眼睛,分辨出那些包裹着神秘外衣的石头里,到底谁是真大佬谁是“李鬼”?
这招最简单但也最实在。你拿起一块原石先别急着看先感受一下它在你手里的感觉。天然的翡翠原石密度那是相当大拿在手里,你会觉得沉甸甸的有那种“压手感”,嗯,就是那种感觉有点沉,但不是死沉是那种实实在在的厚重感。
你想想同样大小的一块石头,要是拿起来感觉轻飘飘的,跟泡沫塑料似的那可得留个心眼了。这多半就是假货或是是品质差到极点的翡翠,里面或许被掏空了或用了什么轻质的填充物。我当年就差点被这类“轻飘飘”的玩意儿骗了,拿在手里晃两下哎哟,跟没拿一样现在想想都后怕。
这招有点意思有点像小时候玩“敲敲乐”。你轻轻拿个小东西比如小木棍或是小铁片,去敲击原石的表面。留意,是轻轻敲别太用力不然真石也给你敲出个坑来。
听,听那声音!若是是真翡翠原石特别是那些结构紧密、没裂纹的,敲击起来会发出一种清脆悦耳的声音, 就像金属轻轻碰撞的声音,或是像敲击一个结实的小鼓,“当当当”的听着就舒服,对吧?
不过,要是你敲下去声音是那种“噗噗噗”的,或是“咚咚咚”的沉闷声,甚至有点空洞的感觉那就要小心了!这往往解释石头内部结构疏松,或许有暗裂或是干脆就是假货,比如用普通石头做的假皮壳,里面是空的或填充了别的东西。我第一次用这招时敲到一个声音特别闷的,当时心里就咯噔一下果然,后来证实那块皮壳下面啥也没有,就是个空壳子!
这招很直观你把手伸过去,用指腹或手掌去触摸原石的表面,特别是皮壳部分。
真翡翠原石的皮壳摸起来往往感觉是柔滑的, 虽然表面或许有砂粒感,但整体是那种自然形成的、有质感的感觉,你摸上去感觉那些晶粒是紧密地结合在一起的,没有那种“哗啦哗啦”要掉下来的感觉。
而假的呢?特别是那些做假皮壳的,你摸起来或许会感觉特别粗糙,像砂纸一样扎手或是手感特别光滑得不自然(或许是打磨过度或是涂了东西),还有一种情况就是你摸着感觉那些“砂粒”或“晶粒”是松散的,一摸就往下掉沙子似的,这也很或许是假的或品质极差的。
我个人觉得这手感有时候还挺准的,能摸出部分皮壳的真实质感,那种天然形成的老皮壳,摸起来就是一种岁月感,很舒服。
这一招是核心中的核心,因为原石嘛主要就看这层“皮”。天然翡翠原石的皮壳那可是千变万化的充满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怎么判断假皮?除了看质地、颜色、纹理,你还能够试试“刮擦法”。用指甲或小刀尖轻轻地刮一下皮壳,若是皮壳特别简单脱落,或刮下来的是粉末状的物质,那十有八九就是假皮了,我见过最夸张的假皮用水一泡那层皮就软化了,简直了!
其实“假皮”有时候也不是完全的假,它指的是那些外皮看着不错像好翡翠的样子,但里面却“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原石。就是那种皮壳做得漂亮,但内部种水差、颜色差、有裂纹,价值很低的原石,看皮壳不仅要看真假还要看它是不是“花架子”。
前面说的都是比较安全、常用的方法,下面这招你得小心点,别把好石头给弄坏了。
就是加热测试,你能够把原石放在火上稍微烤一下,或用开水烫一下(留意安全!)。真正的翡翠原石受热后不会有什么变化,也不会散发异味。 但倘使是假的比如塑料、树脂之类的,一加热或许会有刺鼻的气味,甚至冒烟、变形。
不过这招风险挺大的,稍微有点过火有可能损伤原石,特别是那些种水好的,不到万不得已或你非常有把握的情况下,最好别用。我一般是不太敢用这个方法的,怕万一搞坏了咋办肉疼啊!
说了这么多其实辨别翡翠原石的真假,就是一个综合运用各种感官和经验的过程。没有哪个方法是万能的,最好是几种方法结合起来看。
方法 | 真翡翠原石的表现 |
掂重量 | 有明显的压手感感觉沉重 |
敲声音 | 声音清脆悦耳类似金属声 |
摸手感 | 手感柔滑晶粒紧密无剥离 |
看皮壳 | 质地自然颜色过渡自然,纹理不规则不易刮落 |
其实,玩翡翠原石有时候更像是一种缘分和运气。你或许会因为一点小技巧就避开了陷阱,也可能不小心就“打眼”了。但别灰心每一次经历都是一种学习。多看、多摸、多交流时间长了你的眼力和感觉就会越来越准。
记住,保持警惕但也别太紧张。享受这个过程享受那种探索未知的乐趣吧!祝你在翡翠的世界里既能避开坑又能挖到属于本身的那块“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