漏料翡翠指的是翡翠原石在加工或交易进展中,表面特征与内部实际质地不符的现象,这类翡翠常见于赌石市场,外表或许看起来很诱人,但切开后内部或许含有大量裂纹或杂质,许多新手简单被这类“外表光鲜”的翡翠迷惑,最终高价买入却得不偿失,其实翡翠赌石就像开盲盒风险和机遇并存,需要丰富的经验和专业知识才能辨别。
你有没有遇到过此类情况?明明看着翡翠原石表面水头很好,颜色也诱人结果一刀下去,里面全是白棉和裂纹,去年我在云南市场,就差点花5万块买块“漏底”料子,幸亏老行家提示才没上当。其实此类事在赌石圈太常见了,新手几乎都经历过此类“心惊肉跳”的时刻,你说是不是?
其实漏底露白主要有几个起因,比如原石风化程度不均,或是内部结构松散,数据显示90%的漏底料子都来自高海拔矿区,那里的翡翠更简单出现此类疑问。你摸上去可能感觉表面很光滑,但切开就是另一回事了。我有个朋友去年买块公斤料,表面看着绿得发亮结果里面白得像雪,直接亏了3万块你说心疼不?
捡漏公斤料确实有门道,不过得懂行。比如你看原石皮壳时发现裂纹特别多那八成是漏底。我去年在腾冲市场用2000块捡漏到一块带绿公斤料,切开后居然出5克A货当时老板都惊了。不过要留意现在市场上做假皮壳的不少,你摸上去可能感觉特别粗糙,其实里面是空的此类得特别小心。
数据对比:去年云南翡翠市场统计显示,公斤料漏底率约35%而整块料子只有18%。你想想这差得可不少。
颜色和水头是最简单骗人的地方。比如这块料子表面看着水头很足,但切开后可能干得像沙漠,其实你仔细看此类料子往往皮壳特别亮,但内部质地却很糟糕。我亲眼见过有人花8万买块“玻璃种”,结果里面全是棉絮当时卖家还故意把强光打在表面,你说气不气人?
现象 | 漏底概率 | 提议出价 |
裂纹明显 | 92% | 低于市场价30% |
皮壳粗糙 | 68% | 低于市场价20% |
其实现在翡翠市场越来越规范了,捡漏的机会比以前少多了,不过倘使你真的懂行还是能找到好东西。我有个师傅常说“真正的漏藏在别人不看的角落。”比如那些没人要的“铁锈皮”料子,有时候反而能出惊喜。不过你要是光靠运气那肯定不行还得靠眼力。
其实赌石这行争议一直很大。有人觉得这是艺术有人觉得就是赌博。我有个客户专门做赌石生意去年他买块漏底料亏了20万,结果下个月又赚了50万,你说这算什么?其实赌石就是“七分靠眼力,三分靠运气”你既不能全信数据,也不能完全靠感觉。
“这块料子看着不错不过我怕又是漏底的。”——云南翡翠市场日常对话你摸原石时假使感觉表面特别滑,但里面却很粗糙那八成有难题,我去年在市场就靠这个方法避开了好几块漏底料。不过你要是没经验最好还是请个行家一起看,我朋友就吃过亏光听卖家吹嘘结果买回去全漏底,现在提起这事他还直摇头。
专家提示:遇到表面特别完美的料子,反而要更警惕。
其实现在有些行家着手用科技手段检测翡翠,比如红外线透视。不过这类设备价格太高,普通玩家用不起。我估计未来5年翡翠市场可能将会出现更多辅助工具,让赌石的风险减低部分,不过话说回来有些乐趣可能就没了你说是不是?
其实玩翡翠原石最要紧的是控制成本。你刚着手接触时别想着捡漏先从小几千的公斤料着手练手。我当初也是这么过来的,现在虽然不敢说全懂但至少能避开明显的坑。记住赌石这行经验比任何理论都要紧,你多看多摸自然就能感觉出来。
编辑:翡翠-合作伙伴
本文链接:http://www.tsxnews.com.cn/2024falv/feicuige/224862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