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的视角玉石皮壳钢硬度多少玉石外皮壳的特征与成因
作为一个玩玉多年的老朋友,我经常被问到“玉石皮壳钢硬度多少”此类难题,说实话我自身也不是特别懂这些专业术语,但通过多年的观察和经验,还是能说点东西。
先说说什么是“玉石皮壳”,简单而言就是玉石表面那一层看起来像是石头一样的外壳,它或许很薄也或许很厚甚至有的还带着颜色。
- 看皮壳是判断玉石好坏的关键一步
- 有时候皮壳的颜色、纹理都能透露出玉石内部的信息
- 比如有些玉石皮壳是黄褐色的,可能里面是白玉;而有些皮壳是青灰色的,可能里面是碧玉
那这个皮壳是怎么形成的呢?其实它跟玉石的形成环境有很大关系,在地壳运动中玉石会受到各种矿物的侵蚀,时间久了就会形成一层“保护膜”,也就是咱们看到的皮壳。
皮壳类型 | 常见颜色 | 可能对应的玉石种类 |
---|---|---|
砂皮 | 黄、褐、灰 | 和田玉、俄料 |
水皮 | 浅绿、青白 | 青海料、韩料 |
石皮 | 黑、灰、红 | 老坑籽料、山料 |
关于“钢硬度”这个难题,其实许多新手都搞不清楚,钢硬度一般指的是金属材料的硬度,而玉石本身并不是金属,所以严谨而言它没有“钢硬度”这一说法。
不过有些人会拿玉石去和钢做比较,比如用小刀划一下看看会不会留下痕迹。其实这也不太科学因为玉石的硬度其实比钢低,但不同种类的玉石硬度也有差异。
比如和田玉的莫氏硬度大约在6.5~7之间,而钢的硬度一般在5~6左右,所以理论上讲钢应比和田玉软一点。但实际操作中可能因为刀刃不锋利或玉石表面有皮壳,反而不简单划动。
有一次我去一个玉市看到有人拿着一块带皮壳的和田玉,说“这块皮壳像钢一样硬”,我当时就笑了。其实那块皮壳只是风化得比较紧实而已,不是真的像钢那么硬。
再而言说皮壳的特征。除了颜色还有纹理、光泽、厚度等等。
- 纹理有的皮壳有细密的颗粒感,有的则是光滑的玻璃面
- 光泽有的皮壳看起来油亮有的则干巴巴的
- 厚度:有的皮壳薄如蝉翼有的却厚得像一层盔甲
这些特征都会作用玉石的价值。比如若是一块玉的皮壳非常干净、细腻,而且颜色均匀那它的价值就很高。反之假如皮壳粗糙、杂乱那就可能不太值钱。
不过皮壳也不能完全代表玉石的好坏。有些好玉可能皮壳不好,但也可能是“藏而不露”的好货,这就需要经验了。
我个人有个小习惯每次看到一块玉,第一件事就是摸一摸它的皮壳。手感好不好是不是滑溜溜的有没有颗粒感,这些都是判断的关键。
假若你是新手别急着下结论。多看、多问、多对比慢慢就能掌握若干门道。
最后总结一下:
- 玉石皮壳是玉石表面的一层外壳,形成于地质变化期间
- 皮壳的特征包括颜色、纹理、光泽和厚度
- “钢硬度”不是标准术语,但能够粗略理解为玉石的硬度
- 不同玉石的硬度不同比如和田玉大概在6.5~7之间
- 皮壳虽然关键但不能完全决定玉石的价值
玩玉是一门学问也是一门艺术。期望我的分享能帮到你,咱们一起慢慢学慢慢玩。
精彩评论

责任编辑:郑强-翡翠分析师
VIP课程推荐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收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