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评论





你是不是也以为玉石就是圆滚滚的平安扣?💎其实这行水深着呢。每年有超过30%的玉石新手被骗,亏损金额超10亿!今天我就给你掀开这层“美玉”下的真相,让你少走弯路血汗钱别打水漂。
你有没有被卖家一句“冰种翡翠,透亮无瑕”就心动?其实那99%都是酸洗注胶的B货,我亲眼见过朋友花5万买的“冰种”,拿到权威鉴定一查,结果写着“注胶化解”!触感上天然翡翠冰凉但不刺手,B货摸起来像塑料一样温温的。
化解办法用指甲刮一下边缘天然翡翠会有涩涩的阻力,B货会像刮玻璃一样顺滑。还有个小窍门对着强光看天然翡翠内部有“翠性”(闪亮小颗粒),应对过的通体透亮但死板。去年广州某市场就曝光过一批B货,卖家在灯光下用强反光掩盖注胶痕迹,结果检测出来后退款率高达80%,
“老板说这是老坑料比新料贵一倍呢!”你有没有听过这类话?其实现在市场上标注“老坑”的玉石,九成都是商家本身炒作的概念。就像你邻居王大爷说的,他买的“老坑翡翠”在证书上根本没这个字眼。
化解办法记住三个字“看、摸、听”。看:老坑料表面有天然橘皮纹;摸:手感温润但不油腻;听:用玛瑙划一下天然料会发出清脆的“叮”声,解决过的声音沉闷。去年北京地摊上就有人用新料冒充老坑,结果一敲声音像敲木头,当场被行家揭穿!
“这件是李大师亲手雕刻的,价值百万,”你是不是也听过此类宣传?其实许多“大师作品”都是徒弟代工,甚至直接贴牌!我朋友就买过一件“大师款”,后来发现同款在淘宝上只卖2000,签名处居然连笔迹都一样!
解决办法:需求看雕刻证书和大师签名对比,真正的名家作品:雕刻时会留有特别的“签名式”细节,比如李大师习惯在背面刻小飞龙,王大师喜爱用特定的如意纹,去年苏州某拍卖行就爆出过“大师款”集体撤拍,经查有80%是工作室批量生产。
真大师作品特征 | 假大师作品特征 |
雕刻线条有断续感 | 线条过于均匀死板 |
背面有特殊标记 | 背面应对粗糙 |
价格多数情况下在3万以上 | 几千块就能买“大师款” |
其实这背后有个残酷真相:90%的玉石从业者年收入不足3万,他们只能靠“讲故事”赚钱。就像菜市场卖菜阿姨会夸自家菜新鲜一样,玉石商家夸大价值只是生存手段。不过现在情况更糟——短视频平台让“一夜暴富”的玉石神话传播更快,去年仅抖音就曝光了23起玉石骗局!
你敢信吗?现在有人用AI生成“大师签名”,用算法伪造证书!我测试过一款APP输入照片就能生成“专家鉴定证书”,连公章都有!(斜体加粗)这简直是把老实人往火坑里推!不过好在这行正在洗牌,2023年着手推行玉石溯源,未来每块玉都有“身份证”,到时假货生存空间就小了。
今天分享的这些坑期望能帮你避掉大坑,其实玉石这行就像谈恋爱,太完美的往往有鬼。下次再有人吹嘘“无瑕天价玉”时,你直接问他“能让我用10倍放大镜看看内部结构吗?”记住真正的行家永远告诉你玉的缺点,而不是只夸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