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银行贷款转让项目及其操作指南与个人贷款转让详情
最近这段时间,银行业里最热的话题之一就是个人不良贷款转让了,尤其是平安银行的动作特别引人注目。(辉哥创业随笔)大家可能已经注意到,2025年开年以来,平安银行就在频繁地发布个人不良贷款转让的公告,这背后到底是什么原因呢?咱们今天就来聊聊这个事儿。
平安银行为何要转让这么多不良贷款?
先说说吧。平安银行最近几个月一直在搞个人不良贷款的转让,而且转让的规模还相当大。(4月10日,银登中心披露平安银行股份关于2025年第28期个人不良贷款(个人消费贷款)转让项目转让公告)。比如,有一笔不良贷款的未偿本息总额高达33亿元,涉及649笔资产和647户借款人。这可不是小数目,而且很多贷款都已经逾期很久了,平均逾期天数达到了18392天。这说明银行确实面临着不小的压力。(看情况自由选择加哪些)
银行转让贷款的背后
从表面上看,银行这么做是为了清理掉那些难以收回的坏账,提高自身的资产质量。但实际上,这里面还有更深层次的原因。比如说,平安银行最近几年零售业务发展很快,但同时也积累了不少风险资产。如果这些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可能会对银行的整体信用水平造成影响。(银行加大个人不良贷款转让力度,原因几何?)
个人不良贷款转让的操作流程
那么这些不良贷款是怎么转让出去的呢?银行会通过银登中心这样的平台公开挂牌出售。 有兴趣的买家可以参与竞拍,最终由出价最高的买家获得这些资产包。(平安银行股份关于2025年第1期个人不良贷款(信用卡透支)转让项目不良贷款转让公告)
举个例子,像平安银行最近一期转让的个人不良贷款(信用卡透支),未偿本息总额为8亿元,起始竞拍价仅为0.28亿元。这个折扣力度是不是很大?而且,这种转让通常是以卖断型的方式进行的,也就是说银行一旦卖出了这些贷款,就不再承担后续的风险了。(平安银行2024年共发布了156期个人不良贷款转让项目)
转让的频率和规模
据统计,仅2025年2月27日至3月11日这段时间内,就有平安银行、建设银行、中信银行等多家银行发布了个人不良贷款转让项目公告。扣除重新挂牌的项目后,涉及的未偿本息总额达到了惊人的1113亿元!其中,信用卡透支产生的不良贷款占比也不少,大约有16亿元。(中宏网山东11月13日电)
个人贷款转让的具体案例
让我们再来看看一些具体的案例。比如,平安银行在今年1月份发布的第1期个人不良贷款(信用卡透支)转让项目中,未偿本息总额为45亿元,起拍价却只有6618万元,相当于未偿本息总额的57%。这简直就是“白菜价”啊!而且,这种超低折扣的现象并不是个例,比如还有几笔资产包的起拍价甚至只有未偿本息总额的0.2折!(平安银行以0.09折的价格转让资产包)
风险与机遇并存
当然啦,虽然这些贷款的折扣力度很大,但买方也得清楚,这可不是什么轻松的事儿。毕竟这些贷款都是已经被认定为损失类的不良资产了,能不能收回钱还得看运气。特别是现在经济环境不太好,想要把这些资产变现的话,难度肯定不小。(这家买了这个平安银行的这个资产包能拿回本金就已经赚了)
总结
平安银行以及其他几家银行之所以要大规模转让个人不良贷款,主要是为了优化自身的资产负债表,降低潜在的风险。而对于买家来说,虽然有机会以极低的成本获得这些资产,但也需要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因为这其中的风险不容忽视。(银行真的在大放血吗?)
如果你对这件事有自己的看法,不妨在评论区留言告诉我们哦!说不定你的观点还能引发一场热烈讨论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说出你的看法)
大家还看了:
平安银行房贷转
精彩评论




责任编辑:孙鹏-律助
VIP课程推荐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收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