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评论

最近我手机上那个叫“唯品金融”的APP突然给我发消息,说我的“品花”额度又涨了,问我需不需要取现。我当时就懵了,这品花到底是个啥?跟哪家银行有关系?我明明记得自己没在哪家银行办过这个业务啊。现在网上到处都是各种贷款广告,让人眼花缭乱,一不小心就可能踩坑。特别是看到那些“低息”、“秒到账”的标语,心里就直打鼓。这品花贷款到底靠不靠谱?跟银行有没有关系?这些问题搞得我头大,必须得搞清楚!
品花贷款是唯品金融推出的一款消费信贷产品,它本身并不直接关联任何特定银行。
简单来说,品花就是唯品金融自家搞的一个“先消费后付款”的服务,有点像信用卡,但又不完全一样。它主要就是让你在唯品会购物的时候可以先欠着钱,等以后再还。很多人误以为这种服务一定得有银行背书,但实际上很多互联网平台都有自己的信贷业务,不一定非要银行参与。这就像现在很多电商都有自己的“”、“”一样,都是平台自己搞的,不是银行的产品。不过话说回来,虽然品花不是银行直接提供的,但它背后其实有资金合作方,这些合作方很多都是持牌的消费金融公司或者银行,只是消费者一般不太会注意到这些细节。所以咱们可以放心,这种产品不是那种平台搞的,还是有保障的。
唯品金融的取现功能在合规平台中属于正常业务,但需注意利率和费用问题。
说实话,现在谁的钱都不是大风刮来的,取现这种事得特别小心。唯品金融的取现功能就是把你的信用额度变成提出来用,这个功能本身是合规的,因为它有相应的金融牌照。但是!重点来了,这种取现通常利息比较高,而且手续费也不低。我看过他们的介绍,取现日利率大概在0.05%左右,折算成年化利率就很高了。而且取现当天就开始计息,不像购物分期那样有免息期。所以除非是紧急情况,否则不建议经常用取现功能。我觉得这种功能更像是一种应急手段,平时还是老老实实攒钱比较好。另外要注意的是,取现的额度通常不会给你全部额度,一般只有一部分可以取现,这个也要提前了解清楚,别到时候却发现取不出来那么多。
会影响!所有信贷产品都会反映在征信报告上,可能影响银行审批。
这个必须得说清楚!很多人以为互联网平台的贷款跟银行信用卡是两码事,其实不是的。只要你申请了品花贷款并且使用了,这笔记录就会进入你的个人征信报告。银行在审批信用卡或者其他贷款时,都会查看你的征信报告,看看你有没有其他未结清的信贷业务。如果你同时有很多互联网平台的贷款,银行可能会觉得你负债太高,从而拒绝你的申请。而且就算申请通过了,也可能因为你的负债情况而降低你的额度或者提高你的利率。所以啊,咱们在用这些互联网贷款的时候,一定要考虑清楚,别以为自己用的不是银行的钱就没事了。记住一句话:所有能借到钱的地方,都可能会被银行知道!
查看“每期应还金额”和“总还款额”就能算出真实利率,不要只看日利率。
这个坑我必须提醒大家!很多金融产品都喜欢用日利率来宣传,比如“日息低至0.05%”,听起来好像很便宜,但实际上算下来年化利率高得吓人。品花贷款也是一样,它可能会告诉你日利率是多少,但不会直接告诉你年化利率。所以咱们得自己算一下。最简单的方法就是看它给你算的每期应还金额是多少,然后乘以总期数,得到总还款额。用总还款额减去你借的本金,就是你实际支付的总利息。然后再用利息除以本金,再除以贷款期限(比如12个月),最后乘以100%,就能大概算出年化利率了。这样一算,你就知道到底有多贵了。我个人建议,年化利率超过18%的贷款就尽量不要碰了,除非是救命钱。
逾期会上征信,产生高额罚息,还可能被催收,后果严重!
这个真不是开玩笑的!我有个朋友就因为忘了还款,结果逾期了几天,后来被催收电话轰炸,差点没把手机扔了。品花贷款和其他正规贷款一样,逾期后果很严重。它会立即上报征信,这个记录会保留很久,影响你以后申请任何贷款和信用卡。逾期会产生高额的罚息,通常是正常利率的1.5倍甚至更高,几天下来就能让你肉疼。最可怕的是催收,现在很多催收手段很恶心,不仅打电话给你,还可能联系你的家人朋友,甚至上门。所以啊,借钱一定要量力而行,还款日期一定要记清楚,设置提醒或者自动还款。记住,信用是无价的,千万不要因为几百块钱的逾期而毁了自己的征信!
唯品金融是唯品会的金融服务部门,但两者在法律上是运营的。
这个问题很多人可能没太注意。唯品金融其实是唯品会搞出来的金融服务部门,你可以把它理解为唯品会的“金融版块”。它们都属于同一个集团,但又在法律上运营。简单说就是,你可以在唯品会买东西,也可以在唯品金融借钱,这两个APP虽然看起来是一家,但操作上还是分开的。不过好处是,如果你是唯品会的老用户,你在唯品金融的信用评估可能会参考你在唯品会的购物记录,这算是个小福利吧。但反过来,如果你在唯品金融有逾期,也可能影响你在唯品会的会员等级或者优惠活动,所以还是要谨慎使用。虽然它们是一家,但还是要分开看待,别混为一谈。
收入不稳定、消费强、缺乏理财知识的人更容易被这类产品吸引。
说实话,这种互联网贷款最容易吸引两类人:一类是收入不太稳定,比如做销售、计件或者的人,他们手头经常有点紧,看到这种“随借随还”的贷款就很容易心动;另一类是消费比较强,喜欢提前享受的人,他们看到喜欢的商品就想立刻拥有,不管自己现在有没有钱。我自己以前也差点踩坑,看到“免息分期”就冲动消费,结果后面还款压力很大。所以我觉得,如果你属于这两种情况,真的要特别小心。这种贷款看起来很方便,但很容易让人陷入“以贷养贷”的恶性循环。记住,真正的富人是不需要靠贷款来维持生活的,他们有更好的理财方式。咱们普通人更应该学会量入为出,而不是用未来的钱来满足现在的。
看有没有金融牌照、利率是否合理、合同条款是否清晰透明。
这个问题太重要了!现在网上各种贷款广告满天飞,很多都是骗人的。判断一个贷款产品靠不靠谱,我有几个小技巧:第一,看它有没有正规的金融牌照,这个可以在银保监会查到,没有牌照的就是非法的;第二,看它的利率是否合理,年化利率超过36%的绝对是,法律都不保护;第三,看合同条款是否清晰,有没有隐藏费用,有没有霸王条款;第四,看它是否要求你提前支付各种费用,正规贷款绝对不会在前收费;第五,看它的催收方式是否合法,正规平台不会采取催收。记住这几点,基本上就能避开90%的坑了。 我个人建议,能从银行贷款的尽量从银行贷,虽然麻烦点,但最安全。互联网贷款尽量少用,特别是取现功能,能不用就别用。
对比项 | 品花贷款 | 银行贷款 |
---|---|---|
申请门槛 | 较低,凭身份认证即可 | 较高,需收入证明等材料 |
审批速度 | 快,几分钟到账 | 慢,需审核几天 |
利率水平 | 较高,年化通常15-24% | 较低,年化4-10% |
额度上限 | 较低,一般几万以内 | 较高,可达数十万 |
适用场景 | 消费为主 | 消费、经营、购房等 |
理性借贷,远离过度消费
量入为出,健康理财
借贷有风险,申请需谨慎
保护征信,珍惜信用
编辑:贷款-合作伙伴
本文链接:http://www.tsxnews.com.cn/2024falv/dkuanbao/203325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