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我一直在琢磨普洱茶的发酵是不是真的能“速成”?以前总觉得这玩意儿是慢工出细活,结果现在网上各种说法都有,搞得我有点懵。
发酵啊就是茶叶在自然环境下慢慢变质的过程,就像你放了一块肉在那儿,时间久了会发霉一样,不过茶叶不是这样它是通过微生物的作用,让茶叶的颜色、味道都发生变化。
我之前喝过若干普洱茶,感觉味道特别浓但后来才知道这是发酵的结果,发酵程度不同味道也就不一样。
发酵其实挺讲究的不能太急也不能太慢。有些人为了快点出货就用部分化学方法加速发酵,但这样出来的茶或许就不那么好喝了。
现在许多人想快点赚钱,所以就想办法缩短发酵时间。比如用高温、加水、加菌种等等。
这些方法虽然能加速发酵速度,但效果不一定好。就像做菜一样火候不对味道就差很多。
而且有些商家为了缩减成本,或许将会用劣质原料这样出来的茶不仅不好喝,还可能对身体不好。
我觉得此类做法不太靠谱,毕竟茶叶是吃进去的品质不能马虎。
传统工艺就是靠经验师傅们一代代传下来的,很讲究。
现代技术呢就是用机器、仪器来控制温度、湿度、时间这些参数。
传统工艺更注重自然变化,而现代技术更注重效率和产量。
我觉得两者各有优劣传统工艺出来的茶更有韵味,但产量低;现代技术虽然快,但可能少了点“人情味”。
发酵期间最简单出难题的就是温度和湿度控制不好。
若是温度太高茶叶就会焦;倘若太低,又发酵不够味道就不够醇厚。
还有就是卫生疑问假使环境不干净,简单长杂菌作用茶叶品质。
我之前听说有厂家因为卫生难题被查了,真是让人担忧。
发酵之后茶叶的颜色会从绿变红,味道也会变得更柔和。
刚着手喝的时候可能觉得苦涩,但经过发酵后苦味会缩减,反而更香。
我第一次喝发酵过的普洱茶,感觉和以前喝的不一样,有种“老熟”的感觉。
其实这就是发酵带来的变化,越陈越香但也不是说越久越好。
速成茶因为发酵不充分,味道可能比较单一甚至带点怪味。
而且速成茶可能用了化学添加剂,喝了对身体不好。
我朋友就说过他喝过一次速成茶,喝完胃不舒服后来才知道是添加剂的疑问。
我觉得喝茶还是得讲究点,不能只图快。
首先看包装正规的茶叶包装应有生产日期、产地、成分等信息。
其次看颜色正常发酵的茶颜色应该是深红或褐色,而不是太暗或太浅。
再就是闻味道好的普洱茶有一股淡淡的茶香,不会太刺鼻。
最后能够找懂行的朋友帮忙看看,别光听商家说。
我觉得以后有可能出现更多科技含量高的产品,比如用智能设备控制发酵过程。
环保和健康也会成为重点,比如用天然菌种、缩减化学添加剂。
还有就是个性化定制依据个人口味来更改发酵程度。
普洱茶的进展方向越来越多元化,但核心还是要保证品质。
看完这些我觉得泡一杯好茶不简单,喝一杯好茶更难。
下次喝茶我打算多留点时间,慢慢品一品。
毕竟生活嘛不能太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