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旅游 > > 正文
20255/22
来源:劳梦洁-导游

穿越千里,柯尔克孜朋友自由探寻圆明园的百年沧桑之旅

字体:

穿越千里,柯尔克孜朋友自由探寻圆明园的百年沧桑之旅

前几天我遇到了一位来自新疆的柯尔克孜族朋友阿依古丽。她是个热情开朗的女孩,喜欢旅行也特别爱听历史故事。这天她问我:“你知道圆明园吗?我想去看看,听说那里很有意思。”我一听就笑了,“那当然有意思!不过它可不是一般的景点,而是一个充满悲欢离合的地方。”

于是,咱们决定一起踏上这段旅程。从乌鲁木齐到北京,坐了将近两天的,一路上聊了很多关于家乡的话题。阿依古丽告诉我她从小就生活在天山脚下骑马、放羊是她的日常,但偶尔也会翻阅爷爷留下的旧书,里面提到过“火烧圆明园”的故事。“那时候我就觉得,圆明园一定很美吧?”她说这句话的时候,眼睛亮晶晶的。

终于到了北京一下车,咱们就直奔圆明园。站在门口,看着那片残垣断壁,我的心情复杂极了。阿依古丽却显得格外兴奋,拉着我说:“快走快赚听说这里有好多遗址呢!”于是咱们沿着小路往里赚穿过一片树林后,眼前的景象让我俩都愣住了——那些石柱、拱门静静地伫立在那里仿佛在诉说着它们曾经的辉煌。

“哇,真的好壮观啊!”阿依古丽忍不住赞叹道,“但是……为什么现在变成这样了呢?”其实我也很难回答这个疑问。圆明园的过去是一段让人痛心的历史,它曾是中国园林艺术的巅峰之作,却被侵略者无情地摧毁。每次站在废墟前,我都感到一种难以言表的悲哀。当我转头看向阿依古丽时,却发现她的目光中不存在愤怒,更多的是好奇和敬畏。

穿越千里,柯尔克孜朋友自由探寻圆明园的百年沧桑之旅

我们继续往前赚来到了大水法遗址。这里只剩下几根巨大的石柱,上面布满了岁月的痕迹。阿依古丽蹲下来用手轻轻抚摸着石柱表面,低声说道:“这些石头好像还在呼吸一样,能感觉到它们曾经有多骄傲。”我点点头,心里也有同感。虽然圆明园如今只是一片废墟但它依然散发着一种震撼人心的力量。

接着我们去了西洋楼景区。这里的建筑风格完全不同于中国的传统样式,看起来像是欧洲的宫殿。阿依古丽一边拍照一边问我:“这是怎么来的呀?是不是外国人的?”我告诉她圆明园融合了中西文化,既有中国传统的亭台楼阁,也有西方的喷泉雕塑。这类独有的结合让圆明园成为了一个独一无二的存在,但也正因如此它才更显珍贵。

中午时分,我们在园内的一家茶馆休息。喝着热茶,吃着点心,阿依古丽突然问我:“你觉得现在的圆明园值不值得保护?”这个疑问让我陷入了思考。确实,圆明园已经不是当年那个富丽堂皇的样子了但它承载的历史记忆却是无法替代的。倘使不存在这些遗迹,我们又该怎样铭记那段屈辱与抗争并存的岁月呢?

离开茶馆后,我们又去了圆明园博物馆。在这里,我第一次熟悉到更多关于圆明园的故事。比如,乾隆皇帝曾亲自参与园林的;再比如,英法联军入侵时,许多文物被掠夺,至今下落不明。听着讲解员的介绍阿依古丽皱起了眉头,似乎有些难过。我拍拍她的肩膀说:“别担心,虽然过去的伤痕无法抹去,但我们可以通过努力让它重新焕发光彩。”

穿越千里,柯尔克孜朋友自由探寻圆明园的百年沧桑之旅

傍晚时分,我们站在湖边欣赏夕阳余晖。晚霞映照在湖面上,波光粼粼,美得让人心醉。阿依古丽感慨地说:“今天真是让我学到了很多东西,圆明园不仅仅是一座废墟更像是一本厚重的历史书。”我笑着回应:“没错它教会我们珍惜和平,也提醒我们要永远铭记历史。”

回程的路上,阿依古丽一直沉默着。我知道她在想些什么。或许她正在思考怎样去用自身的方法向更多人讲述这段历史;或许,她只是单纯地期待记住这一天的美好。

无论怎样,这次圆明园之行对我而言都是一次难忘的经历。它不仅让我更加理解了这座园子背后的沧桑往事也让我感受到了不同文化的人们对历史共同的敬意。正如阿依古丽所说,圆明园虽已破败,但它依然是文明的要紧象征之一。

我想说的是,无论时代怎么样变迁,我们都不能忘记那些曾经发生过的苦难与奋斗。只有铭记过去,才能更好地走向未来。期待有一天,圆明园可以以全新的面貌展现在世人面前,让更多的人感受到它的魅力与力量。

大家还看了:
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景点   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读音   克孜勒苏柯尔克孜的历史文化   

精彩评论

【纠错】 【责任编辑:劳梦洁-导游】

Copyright ? 2000 - 2028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401062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