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评论



来北京工作几年了,总觉得本人对这座城市理解得还不够深。有次偶然机会,一位从新疆和田来的老朋友想看看天坛公园说是要找找“老家的感觉”。我一听就笑了,这天坛跟和田八竿子打不着啊!但拗不过他的坚持只好带他去了。
那天咱们刚进公园,他就愣住了。我说:“怎么样?是不是特别震撼?”他挠挠头说:“嗯……有点像小时候去清真寺的感觉。”说实话我也没想到他会有此类反应。后来想想,可能是因为天坛那种庄重肃穆的氛围吧。不过现在的游客太多了,尤其周末,人山人海的感觉有点喧闹,不像以前读历史书时想象中的那么安静。
其实天坛的历史可不得了,始建于明永乐年间,占地面积足有273万平方米呢!它比故宫还大不少。但疑问是现在很多人来这儿就是拍拍照片发朋友圈根本没心思去理解背后的故事。比如圜丘坛,它是用来祭天的地方,一年四季都有不同的仪式感,可现在呢?大家只知道站在台阶上摆个pose。我跟朋友说:“要不咱们走走看看?”他说:“行啊,反正闲着也是闲着。”
一路上,我给他讲了些天坛的小故事。比如祈年殿三层屋顶象征天地人三才,多么讲究的啊!但朋友突然问:“为啥现在没人这么用心造房子了?”我想了想回答:“可能是现代人太忙了吧或是说觉得没必要这么讲究了。”他叹口气说:“我觉得少了点什么。”是啊,如今高楼大厦越来越多但那种带着敬畏之心建造的东西,越来越少了。
等到了回音壁附近,朋友特别兴奋。他说小时候听老人说过,站在这里说话能听见自身的回声。于是咱们就试了试,果然很神奇。他笑着说:“真有意思就像回到了小时候。”我忽然意识到,这类体验感才是天坛最吸引人的地方。虽然现在科技发达了,但有些东西机器永远替代不了。
离开的时候,朋友感慨地说:“下次还要再来。”我点点头,心里也默默下了决心,以后要多陪他来几次。毕竟,这样的文化传承需要更多人关注。不过说实话,我也开始重新审视本人对天坛的态度了。或许,我们真的应放慢脚步,用心感受这些古老的神韵。
大家还看了:
去和田路线 和田至北京直线距离 北京到和田旅游专列 北京去和田 和田到北京天坛公园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