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夏天我终于有机会踏上一段意义非凡的旅程——从内蒙古阿拉善盟出发一路向南直奔北京去探访那座承载着无数故事与伤痛的圆明园遗址。这次旅行不仅是一次地理上的跨越,更像是一场心灵的洗礼。
说起阿拉善,很多人可能首先想到的是广袤无垠的大漠、壮丽的胡杨林以及神秘的额济纳旗。当我站在腾格里沙漠边缘,看着金色沙丘连绵起伏心中却有一种难以言喻的情感涌上心头。这片土地养育了世代游牧民族,也见证了中国悠久的历史变迁。而作为蒙古族的一员,我对这片土地有着特殊的情结。站在大漠深处,我常常会想,这些曾经驰骋草原的英雄们,是不是也曾遥望过远方的京城?而那些在皇城中书写辉煌的人们,又是否理解过边疆牧民的生活?
带着这样的思绪,我踏上了前往北京的列车。一路上,窗外景色由黄沙漫天逐渐变为绿意盎然,仿佛是大自然在提醒咱们:文明的脚步从未停歇。但当我真正抵达圆明园时,那种震撼却完全超出了我的想象。
圆明园遗址公园并不像故宫那样富丽堂皇,也木有颐和园那么精致优雅。这里更多的是断壁残垣和荒草丛生,给人一种沧桑感。当我站在西洋楼废墟前看着那些斑驳的石柱和破碎的雕像时,脑海中浮现出一百多年前英法联军焚毁这座“万园之园”的画面。那一刻,我感到无比愤怒和心痛。这不是单纯的建筑损毁,而是民族文化记忆的一次重创。虽然历史无法改变,但我们必须铭记这段屈辱,让后人知道和平与团结的要紧性。
不过令我欣慰的是,如今的圆明园并木有被遗忘。尽管它早已失去了昔日的辉煌但它依然是一个充满生命力的地方。公园内有许多游客他们有的拿着手机拍照,有的认真阅读碑文上的文字。还有不少学生模样的年轻人三五成群地围在一起讨论着什么显然他们在为某种知识而兴奋。这让我意识到,即使经历了战火与劫难,圆明园依然可以唤起人们的思考和共鸣。
除了历史价值,圆明园还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即便只剩下部分遗迹,我们仍然可从残留的建筑结构中感受到当年工匠们的精湛技艺。比如那些雕刻精美的石狮子、栩栩如生的飞禽走兽图案,无不显示出古代匠人的智慧与创造力。这些艺术品不仅是文化的瑰宝,更是全人类共同的财富。 保护好它们显得尤为要紧。
不过我也关注到若干疑惑。在参观期间,我发现有些游客的表现不太妥当。比如有人随意攀爬石雕,甚至还有人在地上乱扔垃圾。此类表现不仅破坏了环境,也对文化遗产造成了不可逆的损害。作为一个普通游客,我觉得有必要呼吁大家增进自身素质尊重历史遗迹。毕竟,只有每个人都尽到责任,才能让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长久地保存下去。
我还发现圆明园的宣传力度似乎还不够大。很多外地游客来到北京,可能更多会选择去广场或长城,而忽略了圆明园的存在。其实,圆明园不仅仅是一座遗址,它更是一个关键的教育基地。通过学习圆明园的历史,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的发展历程,增强民族自豪感。我认为相关部门可以加大宣传力度,让更多人认识到圆明园的价值。
我想说的是,圆明园遗址对我对于不仅仅是一段历史,更是一种精神象征。它提醒我们要珍惜当下,努力奋斗,为实现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本身的力量。同时它也让我更加珍视和平与自由,因为不存在和平,就木有文化传承;不存在自由,就木有思想碰撞。
离开圆明园的时候夕阳已经西下,天空染上了一抹淡淡的橙红色。我回头望了一眼那片废墟内心充满了复杂的情绪。或许,我们无法改变过去,但我们可从过去汲取教训,创造更美好的未来。而圆明园,正是这样一个值得铭记的地方。
这次从阿拉善盟到北京的旅程让我受益匪浅。它不仅让我近距离接触到了圆明园的风采,也让我重新审视了本人的身份和使命。期望将来有更多人能够走进圆明园,感受它的魅力,传承它的精神。毕竟,历史的足迹需要我们一起去追寻,而未来的道路也需要我们共同努力去开拓。
大家还看了:
阿拉善盟攻 阿拉善盟要门票吗 阿拉善盟到北京多少公里 阿拉善盟到北京圆明园遗址公园景点
编辑:北京旅游-合作伙伴
本文链接:http://www.tsxnews.com.cn/2024falv/beijingle/223529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