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娱

​身在宝山要识宝——朱廷立宝贵史料揭密

阅读量 2024-04-01 09:22 来源:朱希斌

在“治隆唐宋”的大明王朝,通山破天荒地出了个朱廷立。

朱廷立“立德、功、言——利天下”!

举世闻名的《四库全书》,对朱廷立这位杰出人物,作出了极高的评价。大道至简,谨录一句,以一持万;

“其略以为如公(朱廷立)者,不独今人不能及,即古贤公卿,鲜有过焉者也!”——“一句能令万古传!”“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长期以来,人们似乎走进“死胡同”,一直称朱廷立为“朱侍郎”,将他视为“副部长”,没有引起应有的重视。一叶蔽目,不见泰山。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经过长期艰辛探秘,在书山学海中,我欣喜无比地发现,有比朱侍郎更高更美更具影响力的称呼。略举一二:

据大明王朝赐进士出身、资政大夫、南京兵部尚书、奉敕参赞机务刘体乾拜撰的《明嘉议大夫礼部右侍郎两厓朱公墓志志铭》,“嘉议大夫”系“礼部尚书”的别称。

按:杜甫曾在工部任职(未当过侍郎),史称其为“杜工部”;韩愈曾任吏部侍郎,史称其为“韩吏部”。据此,我们当斤斤其明,尊称朱廷立为“朱礼部”--朱廷立曾任礼部侍郎,后荣升至“礼部尚书”,尊称他为“朱礼部”,名正言顺,飞声腾实——按《明史》,赫赫“朱礼部”,可优先入阁为相。

据有关文献记载,朱廷立曾荣任“经筵讲官兼起居注官”——经过长期艰辛探秘,我终于在书山学海中,欣喜无比地发现这一极为重要的史料,可谓如获至宝。

按:“经筵讲官”,担负为皇帝讲述经史(传道、授业、解惑)等重任,受到皇帝的赞赏,是当之无愧的“帝师”。“起居注官”与皇帝亲密无间,负责记录皇帝的言行举止,并及时向皇帝进言,成为皇帝的益友。嘉靖皇帝对朱廷立这位良师益友感激不已,将其反复强调的“天子之职,莫大于礼”(引日《资治通鉴》置之座右——“绝知此事要躬行!”)

我教龄长达43年。退休后学而不厌,笔参造化,现年过八旬,积劳成疾,挖掘史料,加以研究,撰写文章、创作诗歌,力不从心,深感遗憾。特呈短篇,抛砖引玉。

众所周知,世间人(特别是杰出人物,是最宝贵的。古今中外的名人名地,无不有力地证明,只有人杰才能地灵“心有灵犀一点通”殷切盼望(日也盼,夜也盼)通山人(按:县领导对朱廷立很重视,县政协出版了《朱廷立纪略》,县委宣传部主持召开“朱廷立研讨会”、《通山周刊》《通山政务》《通山文艺》《文化通山》等报刊纷纷发表介绍朱廷立及其杰作的佳作)、所有关注通山的领导和有识之士(按:朱延立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治行考最”;他多次奉旨代天子巡天下,“公功当首”,御赐金匾;他功成身退,自强不息,硕果累累。中央文献出版社和多家国字号出版社,纷纷发表歌颂朱廷立的佳作,受到多种媒体的颂扬),对朱廷立这位罕见的杰出人物,引起足够重视,守正创新。


(附言:本人曾荣获“联合国中华文化传播大使”“咸宁市退休优秀个人”等荣誉称号。感谢领导和同志们长期对我的关心和支持!)




编辑:徐薇

推荐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