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如著名诗人臧克家先生所说:”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怡然回首,几百年来,朱廷立一直活在人们心中!
朱廷立活在通山人民心中。通山县人民政府已将其读书发迹处、水浒摩崖石刻以及他长眠之佳城,定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通山周刊》《通山政务》《通山文艺》《文化通山》《九宫山诗词》《诗联通讯》《原野诗词》和县政府网不断发表传扬朱廷立的佳作;县政协出版文史专辑《朱廷立纪略》;民间推出《朱廷立传》;县图书馆设“朱廷立研究成果专区”;县伦理学会在原档案馆设立朱廷立展厅;凤池山省级森林公园建起引人注目的“朱廷立纪念亭”…….
朱廷立活在咸宁人民心中。《咸宁日报》先后发表了关于"重建两厓行窝(创新文化旅游)“的建议和《朱廷立与”两厓书院“》等文章……
朱廷立活在湖北人民的心中。他被作为“杰出人物”选人“湖北省地方课程教科书”;他首倡并率先捐奖金扩建的学宫(圣庙),被定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朱廷立活在全国人民心中。朱廷立频频出现在国家级出版物。比如,中国文献出版社出版的《影响当代中国的新千家诗》发表了多首赞颂朱廷立的诗歌:《文化通山的“金字招牌”--朱廷立》在十八大征文活动中荣获优秀理论成果奖,刊载于《中国崛起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创新与发展论坛》;《做大文化通山的“金字招牌”》,经中共中央党校中国领导科学研究会组织权威专家评审,认定这是“对党和人民交出的一份亮丽答卷”,选入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的《求是先锋--领导干部提高文化发展能力的理论与实践》-书,在社会上产生了深远影响!”
朱廷立活在世界人民的心中。上世纪九十年代,在世界朱氏联合会和国际朱子学研讨会上,朱仲玉导师(《中国历史知识全书》主编、北京师范大学教授)等学术权威,认定朱廷立“立德、立功、立言——利天下”,鼓励湖北省通山县第一中学高级教师朱希斌主编《两厓公诗文选读》(朱廷立号两厓,其文载至德要道,其诗言凌云壮志,被选人《四库全书》,是一座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文化矿山”)。历时六载,终于由中国戏剧出版社出版发行,流传海内外。仁人志士交口称誉。一花引来百花香,千红万紫总是春——此后,朱廷立入选《世界文化名人录》等等图书,树立起一座举世瞩目永垂不朽的丰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