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娱

九宫印象

阅读量 2018-07-18 09:38 来源:
九宫风情千万种,春夏秋冬各不同。
登临身至绝顶处,仙般境界最恋人。
应该说九宫山在我心目中的印象是从小留下的,尤其是听父亲讲过九宫山上生长有很多种珍贵药材,并建有道观庙宇,还有通山籍的明朝大臣朱侍郎、陈御史等都曾多次登上九宫山,并写下很多传世诗文载入了《通山县志》。所以小时候就很想登上九宫山看看,但当时只能是在走亲戚或是参与生产队上山开荒种地的机会,才能爬上老家文山村附近的羊角岩或罗城岭的山顶上来眺望九宫山。
从地理位置上看,文山周边的几个山峰正好与九宫山形成西北望东南之势。在春夏之交雨过天睛时,可望见云中湖水溢出形成的瀑布,日光映照下如似仙人晒玉带,挂在九宫半腰间的景观,自然也会想起李白“飞流直下三千尺”的诗句来。若遇上气象谚语说的“有雨山戴帽”时,远望九宫则又让人不知九宫高多少,一半高矗入云宵的状态,如是遇到“无雨雾缠腰”的好天气,则可看到一半云海一半山,遥望九宫似蓬莱的仙境了。如是在秋末初春的乍暖还寒时节,还会观赏到难得一见的高山戴雪帽景象,山腰间如同划了水平线似的,界线分明地显现出一半青山一半雪的画面,仰望九宫则是银装素裹、英姿挺拔。可以说四季不同的九宫变幻,也给了人一种要识九宫真面目,他山遥看更神奇的感觉。
听老一辈人讲,在解放前的长期战乱中,九宫山是匪盗藏匿,难给通山百姓带来福祉的,更谈不上自然保护与开发利用,九宫山的文化传承也是黯然失色。建国后因历届县政府对九宫山文化与自然保护的重视,已经成为了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和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等,正所谓是“邦无道则隐,邦有道则显”矣。人如是,山亦如是也。相信未来的九宫山定然是座更加美丽的文化名山。

编辑:eric

推荐新闻

广告赞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