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全媒体记者 伍文俊 见习记者 阮班浩 黄崇登)在通山县洪港镇杨林村的一间农家小屋内,五十八岁的成鲜花像往常一样,动作娴熟地为患病的丈夫王义德洗脸、擦拭身体。这样的生活,已在一万多个日夜晨昏中重复上演,一双柔弱的肩膀,却稳稳扛起了这个家庭的全部重担与希望。
1985年,19岁的成鲜花满怀憧憬嫁入杨林村,新婚之时,生活美满,家庭和睦。可是好景不长,生活的风雨接踵而至,公公、婆婆、小妹一个个得病倒下,无法自理,为了补贴家用,丈夫王义德不得不外出务工维持生计,家庭的千斤重担骤然压上她的肩头。
随着公婆与小妹相继离世,生活的重轭却无法卸下,丈夫王义德又被确诊帕金森综合征,逐渐丧失自理能力。成鲜花只能继续日复一日地守候在丈夫病榻,同时还要为五个儿女撑起成长的天空。
寒来暑往,成鲜花长久以来对家训“勤俭持家,孝道至上”的坚守,夜以继日地付出,像一盏不灭的灯,用一万多个日夜的光和热,温暖了自己的小家,更照亮了孝老爱亲、勤俭持家的文明乡风之路,成了乡亲们学习的“活课本”。
她肩头承载的远不止一个家庭的重量,更照见了乡村大地最朴素的生命底色。这份在苦难中淬炼出的坚韧,已然成为润物无声的精神滋养,流淌在杨林村的血脉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