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收到员工仲裁短信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劳动争议案件逐渐增多企业作为劳动关系的主体之一常常面临员工仲裁的疑问。当企业收到员工仲裁短信时意味着双方之间的矛盾已经激化到需要法律介入的程度。本文将围绕企业收到员工仲裁短信的应对策略展开论述以帮助企业妥善解决此类。
一、企业收到员工仲裁短信的含义及作用
企业收到员工仲裁短信意味着企业与员工之间发生了劳动争议且员工已经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起了仲裁申请。此时企业将面临一系列法律责任和义务。具体作用如下:
1. 法律责任:企业作为用人单位,有义务遵循相关法律规定,保障员工的合法权益。一旦收到仲裁通知,企业将面临法律责任的追究。
2. 企业形象:劳动争议仲裁往往涉及企业的管理难题,一旦仲裁信息公开,也许会对企业形象造成负面影响。
3. 经济损失:企业可能需要支付一定的赔偿金或补偿金,以及承担仲裁进展中的相关费用。
二、企业收到劳动仲裁短信的应对策略
1. 确认短信真实性
企业收到劳动仲裁短信后,首先要确认短信的真实性。随着通讯技术的发展,短信欺诈现象时有发生。企业可通过以下途径核实:
(1)拨打劳动仲裁委员会电话实施确认;
(2)劳动仲裁委员会网站查询案件信息;
(3)与公司内部法务部门或外部律师沟通,熟悉相关法律规定。
2. 及时签收仲裁申请与相关证据
企业在确认短信真实性后,应及时与劳动仲裁委员会联系签收仲裁申请及相关证据。依据我国法律规定,企业在收到仲裁申请后的法定期限内未签收的,视为送达。逾期不签收可能引起企业丧失答辩权利。
3. 准备答辩材料
企业在收到仲裁申请后,应依法准备答辩材料。具体包含:
(1)答辩状:企业应针对员工的仲裁请求,提出自身的观点和主张,并附上相关证据。
(2)证据材料:企业应收集与案件相关的证据,如劳动合同、工资发放记录、考勤记录等。
(3)证人证言:如有必要,企业可邀请相关证人出庭作证。
4. 参加仲裁庭审
企业收到仲裁通知后,应依照仲裁委员会指定的时间和地点参加庭审。在庭审进展中,企业应充分行使自身的权利,陈述事实、提供证据、质证对方证据,争取达成有利于自身的裁决。
5. 裁决结果实行
仲裁委员会作出裁决后,企业应遵循裁决结果实施。如对裁决结果不服,可在法定期限内提起诉讼。
三、预防劳动争议的发生
1. 完善企业规章制度:企业应建立健全劳动规章制度,保障员工权益得到保障。
2. 加强劳动法律法规培训:企业应定期组织员工学习劳动法律法规,升级员工的法制观念。
3. 增强沟通协商能力:企业应加强与员工的沟通,及时解决劳动争议,避免矛盾激化。
4. 建立和谐劳动关系:企业应关注员工福利待遇,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促进和谐劳动关系的建立。
企业收到员工仲裁短信后,应积极应对,依法解决劳动争议。同时企业还应从源头上预防劳动争议的发生,为员工创造一个公平、和谐的工作环境。